位於灣仔石水渠街 72 號至 74A 號的「藍屋」別具特「色」:全幢外牆被漆上藍色,在眾多灰色建築群的灣仔舊區中,套句廣東俗語:「盲都睇到」!
灣仔石水渠街72號藍屋
黃大仙祠是香港著名廟宇,主要供奉道教神仙,但同時供奉儒、釋兩教,三教融合成為黃大仙祠一大特色。黃大仙以「有求必應」見稱,吸引善信參拜祈福,長年香火鼎盛。
九龍黃大仙竹園村 2 號
香港視覺藝術中心原為域多利軍營內的卡素樓,整幢大樓如樓梯般分作四個階級,沿陡斜山坡而建,這在香港屬非常罕見的建築設計。
中區堅尼地道7A香港視覺藝術中心
中環摩天大樓林立,腳底下卻散落著舊樓老店,當中擁有 80 多年歷史的雜貨店永和號,更是藏身一棟屹立逾一世紀的唐樓內,見證中環蛻變成今天的香港金融核心地區。
中環威靈頓街120號
紅磡觀音廟是九龍最具規模的觀音廟,每到農曆新年正月廿六的觀音借庫日子,來向觀音借庫的善信絡繹不絕,香火之鼎盛蔚為奇觀。
紅磡差館里15號
筲箕灣譚公廟採用中式傳統二進式建築,旁邊再建有觀音殿。每年到了觀音借庫的時間(農曆正月廿六日子時),此觀音殿便會變得門庭若市,擠滿欲向觀音借庫的善信。
香港筲箕灣譚公廟道8號
藝穗會坐座於中環下亞厘畢道的會址,前身是舊牛奶公司倉庫,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倉庫南座由藝穗會租用,北座則租予香港外國記者會。
中環下亞厘畢道2號
雷生春原為雷亮創辦的跌打藥店,被活化造成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保健中心—雷生春堂,提供中醫藥保健服務、公共健康教育、歷史文化展覽。
九龍旺角荔枝角道119號
大名鼎鼎的「廟街」是香港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甚至連香港人都不時會去消費或用餐。閣下可否想過為甚麼廟街會叫做「廟街」?原因是這裡有一座油麻地天后廟。
油麻地廟街56-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