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配合市區發展計劃,九龍城內的寮屋區全面拆卸,僅剩下石屋家園(又稱「九龍城石屋」或「聯合道石屋」)被保留下來。
九龍城聯合道133號
舊灣仔郵政局已被香港環境保署改造成環境資源中心,並易名為「環保軒」,肩負推廣環保知識的責任。
灣仔皇后大道東221號
三棟屋博物館可說是香港現有保留最古老的圍村之一,18 世紀由陳氏族人所建。當時族人於三棟屋博物館現址一帶興建圍村,並開墾農田耕種,全盛時期幾乎大半個現今荃灣俱為陳氏農地。
荃灣古屋里2號
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是全球首間以氣候變化為主題的博物館。館內藏有大量香港探險家李樂詩從世界各地收集的珍藏,並不時設置環保氣候的專題展覽。
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學康本國際學術園八樓
位處筲箕灣的香港海防博物館,前身是軍事要塞鯉魚門炮台,依鯉魚門水道南面的岬角山勢而建,修築有中央砲台、反向砲台、西砲台及渡口砲台等多座砲台,成為守護維港的橋頭堡。
阿公岩東喜道175號
說起香港太空館,必然是先想起它標誌性的白色蛋形外貌,在油尖旺區尖沙咀鬧市海旁份外搶眼,內裡的全天域超高清電影,不時帶來嶄新的感觀衝擊。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
「李鄭屋漢墓」是香港歷史博物館的 5 間分館之一,雖然其面積較小,亦坐落於不顯眼的深水埗區長沙灣的某個角落,但卻無減其重要的歷史地位。
九龍深水埗東京街41號
位於尖沙咀海旁的香港藝術館收藏著大量珍貴的世界級展品,但建築物老化,館內空間不敷應用,外觀又飽受批評,現正進行歷時 3 年的改造工程,將於 2019 年以全新面目示人。
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
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是舉世知名的蠟像館,專門展覽名人蠟像。總館設於英國倫敦,分館則遍布多個國際城市,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則是亞太區首個分館,於 2000 年開幕。
山頂山頂道128號凌霄閣P101號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