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灣仔區銅鑼灣大坑的蓮花宮,建於清朝同治二年,有別於傳統廟宇,蓮花宮大門並非設於正前方,反而隱於兩側,首次到來的遊客,相信也要找一找才看到。
銅鑼灣大坑蓮花街
中環花園道上的山坡,在殖民地時期是乃香港的行政及管治中心,至今仍會稱作「政府山」。位於這個從前權力地帶的中心,卻屹立了一座屬於神的殿堂︰「聖約翰座堂」。
香港中環花園道4-8號
黃大仙祠是香港著名廟宇,主要供奉道教神仙,但同時供奉儒、釋兩教,三教融合成為黃大仙祠一大特色。黃大仙以「有求必應」見稱,吸引善信參拜祈福,長年香火鼎盛。
九龍黃大仙竹園村 2 號
香港廟宇為數不少,要說最為人熟悉的,不可不提位於大圍的車公廟。每逢農曆新年,車公廟迫得水泄不通,為的只是在新一年祈福,轉個風車轉好運。
沙田大圍車公廟路7號
在大嶼山鳳凰山麓下,一處清幽山坡豎立著一根根掣天木柱,上面刻有國學大師饒宗頤筆跡的《心經》,這裡是令人忘卻世俗煩憂的心經簡林。
離島大嶼山昂坪
在洋溢外國風情的南區淺水灣,不難發現充滿中國傳統特色的鎮海樓公園,因遠處也可見豎立起聳高的天后像及觀音像,每逢節慶都迫滿前來祈福膜拜的信眾。
南區淺水灣海灘道
紅磡觀音廟是九龍最具規模的觀音廟,每到農曆新年正月廿六的觀音借庫日子,來向觀音借庫的善信絡繹不絕,香火之鼎盛蔚為奇觀。
紅磡差館里15號
坐落於下鄉道與落山道交界的土瓜灣天后廟建於 1885 年,歷史可得追溯至清朝光緒年間,已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由華人廟宇委員會管理。
土瓜灣下鄉道49號
筲箕灣譚公廟採用中式傳統二進式建築,旁邊再建有觀音殿。每年到了觀音借庫的時間(農曆正月廿六日子時),此觀音殿便會變得門庭若市,擠滿欲向觀音借庫的善信。
香港筲箕灣譚公廟道8號
位處上環荷李活道的文武廟約始建於 1847 年前後,擁有逾百年歷史,整個廟宇建築群由文武廟、列聖宮、公所組成,只是一般人已習慣籠統稱為「文武廟」。
上環荷李活道124-126號
蓬瀛仙館是香港著名道教聖地,道觀依山而建,亭台樓閣映襯小橋流水,令人仿佛脫離繁囂的塵世。
粉嶺百和路 66 號
座落大嶼山的天壇大佛是舉世聞名的旅遊景點,吸引全球佛教信徒前來朝拜;同時,它亦是佛像造像藝術傑作,是香港不可多得的文化建築。
大嶼山昂坪寶蓮禪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