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樓宇稠密的國際大都會,香港地標多不勝數,每區都有自己的標誌建築物,反映該區的特色和歷史文化。而放眼望去最能代表香港的維多利亞港畔,在香港島一側有中環的國際金融中心(IFC)、香港摩天輪、灣仔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九龍一旁,最亮眼的有尖沙咀的香港文化中心、尖沙咀鐘樓,以及西九龍的環球貿易廣場(ICC)。遠一點走到新界,有連接機場與市區的青馬大橋,沙田的香港科學園。要數自然景觀地標,必定有象徵香港精神的獅子山,俯瞰九龍半島,在多個地區亦能清楚仰望。
香港擁有多個標誌性地方及地標建築,既吸引大量外國遊客參觀,也是香港人熱衷訪遊的景點,例如: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尖沙咀鐘樓、IFC 國際金融中心、ICC 環球貿易廣場、天壇大佛、寶蓮禪寺等。
愉景灣這個私人發展的市鎮,獨自坐擁大嶼山一隅,以歐陸式風格建築,佔地廣闊,位處機場與市區之間的交通樞紐,但同時謝絕外來車輛進入,免受空氣污染,保留外國優閒生活氣息。
大嶼山愉景灣愉景灣道92及96號
高鐵西九龍站雖是香港接通國內高鐵網絡的車站,但大家到此未必一定要乘搭高鐵——無論是西九高鐵站內或站外,均有不少特色景點值得大家遊覽。
高鐵西九龍總站佐敦
維港景色中,尖沙咀鐘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豎立尖沙咀海旁逾一世紀,不分晝夜為這座城市報時,亦見證海港漁村如何演變成今日的國際城市。
九龍尖沙咀天星小輪碼頭尖沙咀鐘樓
政府總部於 2012 年遷移至金鐘添美道 2 號,東翼前地因空間廣闊及建有圓形地台,被視為新的集會聖地,政府東翼前地遂被坊間稱作公民廣場。
金鐘添美道2號
怡和街圓形天橋位於銅鑼灣怡和街電車路軌之上,周長約 300 米,東連高士威道,西接軒尼詩道,接通禮頓道、糖街一帶東西南北的街道。
香港島銅鑼灣怡和街
赤柱卜公碼頭是非一般的公眾碼頭,其標誌性鋼鐵上蓋充滿特色,歷史價值不比旁邊的美利樓遜色,共同構成赤柱海濱的一幅風景畫。
香港島南區赤柱赤柱灣卜公碼頭
茶具文物館的前身是舊三軍司令官邸,乃香港現存最古老的英式建築,已被列入香港法定古蹟,更被活化為茶具文物館。
中環紅棉路10號
2018 年 7 月 31 日起,灣仔動漫基地停止運作,建築物亦易名為「茂蘿街 7 號」。據悉,「動漫基地」將回歸香港藝術中心,計劃於 10 月舉辦展覽。
香港島灣仔茂蘿街7號
中環摩天大樓林立,腳底下卻散落著舊樓老店,當中擁有 80 多年歷史的雜貨店永和號,更是藏身一棟屹立逾一世紀的唐樓內,見證中環蛻變成今天的香港金融核心地區。
中環威靈頓街120號
若有電影迷希望看看香港最常用作電影取景的地方,帶他往中環的「石板街」便沒錯了,隨便說說,便有《花樣年華》、《色.戒》、《文雀》、《龍鳳鬥》……
中環砵典乍街
位於港島東區鰂魚涌的太古坊,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工業區之一,經歷逾百年演化成今天的高級商業中心,並正重新打造成集優閒娛樂一體的辦公社區。
香港島鰂魚涌英皇道979號
紅磡觀音廟是九龍最具規模的觀音廟,每到農曆新年正月廿六的觀音借庫日子,來向觀音借庫的善信絡繹不絕,香火之鼎盛蔚為奇觀。
紅磡差館里1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