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地點
銅鑼灣勿地臣街1號
費用與門票
中國傳統帽飾具有深遠的文化和歷史意義,尤其是中國戲曲保留了其中一些面貌,讓後世窺見一斑。銅鑼灣時代廣場與戲曲帽飾製作大師陳國源合作舉辦個人展覽,並出版展覽圖冊紀錄《金冠銀冕華麗緣 – 陳國源 60 載帽飾藝術》,為此次展覽留存美好回憶。
【延伸閱讀】PMQ 元創坊:舊城片隅
【延伸閱讀】奧海城:喜•細 看香港 新春微型藝術展
讓人欣賞粵劇帽飾之美
金冠銀冕華麗緣 – 帽飾藝術展覽的目的,既是讓觀眾了解傳統中國文化及本地粵劇與手工技藝,亦是對多年站在幕後、默默耕耘的源哥的一份謝意。是次展覽亦特別感謝六位粵劇新秀演員包括 : 陳澤蕾、喬靖藍、關凱珊、文雪裘、謝曉瑩及王希頴為我們示範配戴源哥的作品,讓大眾欣賞到粵劇帽飾之美。
人稱「源哥」的陳國源於 1931 年出生,是香港粵劇服飾活字典、見證戰後戲曲服飾變遷的「八十後」。他於十八歲加入戲行,先隨紅船班前輩黃少伯學藝,在香港擔任演員,後退居幕後,仗靠過人的心思和耐性,以及戲行前輩包括著名衣箱王安、盔頭師傳包祖良的關顧及指導,白手興家,開展逾半世紀的粵劇盔頭製作的職業生涯。
人稱「源哥」的陳國源從事粵劇帽飾製作超過 60 年。
混搭配飾輕巧美觀實用
「輕巧、美觀、實用」是源哥盔頭的製作特色。他特別留意潮流物料變化,善於物盡其用。他曾為男裝盔頭設計過可加可減的盔頭帶,不但增加靈活性及外觀美感,更能帶動演員演戲。此外,他早年利用尼龍等新興物料,取代舊式銅鐵作為帽坯基本用料,又利用它製作輕巧的「仿點翠」,令帽飾輕巧多變,蔚為風氣。 源哥以早年創作的「文武髻」、「牛角帶」為其得意之作,這些髻飾實踐混合搭配(mix & match)和「奪目又實用」的創作概念,並由全人手製作,點滴成金,見其巧思及用心。
【INFO】拜年照相館
中國古代服飾華麗美觀、散發著獨特的氣質。展場設有拜年照相館,讓大家穿上古時服飾留影。你更可以用 Hong Kong Times Square 流動應用程式拍照,有多款拜年賀詞相框可供選擇,讓你發送給親朋戚友拜年。
日期:2018 年 2 月 3 日至 3 月 4 日
時間:中午 12 時至下午 8 時
【延伸閱讀】武•藝•人生 ─ 李小龍
【延伸閱讀】PMQ 元創坊:舊城片隅
【延伸閱讀】奧海城:喜•細 看香港 新春微型藝術展
【延伸閱讀】香港故事:香港歷史博物館常設展覽
【延伸閱讀】金庸館:香港文化博物館常設展覽
【延伸閱讀】活字生香–漢字的世界 世界的漢字 漢字文化體驗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