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Wan Chai)是灣仔區的主要組成部分。當時香港華人對維多利亞城(即香港島北岸城區)有「四環九約」的通俗分區,現時灣仔至銅鑼灣禮頓山以東一帶被俗稱爲「下環(Ha Wan)」,乃「四環」其中一環;另外三環則是「上環」、「中環」與「西環」。自 19 世紀起,下環便是華人的聚居地;至於英國人和其他外國人,則大多定居於中環。

1847 年,灣仔洪聖廟於區內的小海灣落成,人流日漸興旺,當地村民把這個「小海灣」喚作「灣仔」,結果令「灣仔」之名不脛而走。1881 年,港英政府順從民意,將下環正式易名爲「灣仔」。現今皇后大道東、大王東街與大王西街「洪聖廟」一帶,便是當時「小海灣」的原址。可是,隨著灣仔不斷移山填海,海岸線已被北移數百米,昔日的「小海灣」已經消失了!

顯示 12 個項目中的 152 個

Toggle Filters
計數:
排序方式:
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