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地點

中環荷李活道10號

費用與門票
大館舉辦
起始: 2018-09-15
00:00:00
結束: 2018-10-28
00:00:00

大館舞蹈季 2018 經已完滿結束,新一屆大館舞蹈季將於 2019 年 9 月 27 日至 10 月 27 日重臨中環大館。【大館舞蹈季2019詳情】

中環藝術新地標大館繼 7 月上演「劇場季」後,2018 年 9 月中旬至 10 月底將迎來「舞蹈季」,以「編創的 Dimensions」為主題,帶來 6 個舞蹈節目,本地及海外舞蹈家聚首一堂,以舞姿表達藝術之美。

【延伸閱讀】大館:跳格國際舞蹈影像節2018
【延伸閱讀】大館:「在過滿的世界挖一個洞」曹斐個展

穿插 6 個舞蹈節目

香港本地著名舞蹈家梅卓燕與來自加拿大的 Bill Coleman,超越「歲月」與「形式」的枷鎖,在藝術上不斷追求「高度」。來自廣州的二高與台北的劉冠詳,處於編創上的「黃金年代」,對生活與生命追求「深度」,展現獨到的舞蹈觸覺與藝術視野。新進舞蹈家黃碧琪、李偉能與邱加希,愛冒險又充滿才情,今次正好就大館的獨有環境讓三短編增強「厚度」,累積成果。另外,大館與城市當代舞蹈團跳格國際舞蹈錄像節合作,把一系列大師級舞蹈錄像,於洗衣場石階免費放映。

1|日記VI•謝幕……

  • 日期及時間 | (27-29.09.2018) 8pm-9:05pm, (30.09.2018) 3pm-4:05pm
  • 位置 | 賽馬會立方
  • 費用 | $260

編舞/舞者
梅卓燕(香港)

大館舞蹈季 《日記VI•謝幕……》

《日記VI•謝幕……》

香港著名舞蹈家梅卓燕將對生命的感懷和感恩,融合對舞蹈生涯的回溯、及對人事的懷緬,譜寫出《日記》系列。《日記VI • 謝幕……》於2009年首演,備受好評。她在50歲的關口創作此作,藉此回顧超過30年的舞蹈生涯,細數值得記念和珍視的片段和回憶,當中與德國舞蹈家翩娜.包殊的一段私藏多年的影片,更是感人至深。

《日記》由 1986 年開始創作,每一個作品均為獨舞表演,也是她個人舞蹈歷史的階段總結,同時從個人連繫到香港不斷轉變的文化與政治環境。《日記VI • 謝幕……》包含她20歲、30歲和40歲時的獨舞作品精選,帶領觀眾分享她的感性心事,經歷她多年來的精彩舞蹈人生。

2|來來舞廳

  • 日期及時間 | (19 & 20.10.2018) 8pm-9:15pm, (21.10.2018) 3pm-4:15pm
  • 位置 | 17座F倉展室
  • 費用 | $260

編舞
二高(何其沃)(內地)

舞者
ErGao Dance Production Group

大館舞蹈季 《來來舞廳》

《來來舞廳》

馬照跑,舞照跳,其實得來不易。文革期間被認為萬惡兼墮落的西方的士高文化,在1980年代隨着改革開放透過香港傳入內地,強勁的混音音樂、挑逗的動作、鮮豔的唇色、狂野的髮型、忘我的派對等,一下子為中國流行文化帶來衝擊。

被讚譽為當代舞明日之星的舞者二高從的士高文化出發,創作出《來來舞廳》,以影像及裝置融會舞蹈,巧妙結合懷舊的士高環境與肢體語言,以此探索社會階級、性別身份及自身認同等不同議題。作品在世界各地公演後好評不絕,讓觀眾投入的士高狂熱之餘,也走進充滿內地特色的的士高浪潮,體察它如何改寫當代內地社會面貌。

3|身不由己

  • 日期及時間 | (12 & 13.10.2018) 8pm-8:55pm, (14.10.2018) 3pm-3:55pm
  • 位置 | 賽馬會立方
  • 費用 | $260

編舞/舞者
Bill Coleman(加拿大)

大館舞蹈季 《身不由己》

《身不由己》

玩偶之家沒有玩偶,只有一片紛亂與狼藉。在一個充滿道具的雜亂房間裡,每一件物品都會因為觸摸而輕易塌陷折斷,加拿大編舞家 Bill Coleman 與聲音藝術家 Gordan Monahan 共享舞台,聯手打造有如被世界遺棄的荒原意象。

Bill Coleman 更親身上陣演出,在這片荒原中表演踢韃舞和鬧劇,配合行為藝術與聲效裝置,與易碎的物件的形體互動,演奏出視覺和聽覺上的破碎又鉚接的節奏,塑造超現實的聲音和影像風景,帶領觀眾走入一場視聽盛宴。人與物緊密相連互為影響,身不由己,作品難以被歸類定型,在創新和高強度表演中,開拓觀眾的無盡想像。

4|我知道的太多了

  • 日期及時間 | (26 & 27.10.2018) 8pm-9pm, (28.10.2018) 3pm-4pm
  • 位置 | 賽馬會立方
  • 費用 | $ 260

編舞/舞者
劉冠詳(台灣)

大館舞蹈季 《我知道的太多了》

《我知道的太多了》

台灣新銳編舞家劉冠詳繼 2014 年獻給父親的《英雄》獲得熱烈迴響後,再次挑戰生死議題。他將母親接受化療時及臨終前的日常對話錄音,並以此為出發點創作《我知道的太多了》,在現實和虛幻間呈現家族記憶,反映母親一路走來的人生經歷,同時也帶出對台灣文化的尖銳反思。

劉冠詳在悲愴的喜劇中起舞,把作品視作給母親的最後禮物。作品將極度親密的經驗化成儀式性動作,融入魔術、馬戲式的張狂與扭曲,表達面對生老病死時的衝擊,被台灣《聯合報》形容為「回歸到幾乎是原始、動物性的存在」。劉冠詳也憑演出在 2017 年獲第 15 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獎。

5|198491牆後的赤裸信息

  • 日期及時間 | 2018年10月4日 – 7日(8pm-9:30pm)
  • 位置 | 17座 F倉展室及監獄操場
  • 費用 | $260

編舞
李偉能、黃碧琪及邱加希(香港)

大館舞蹈季 《198491牆後的赤裸信息》

《198491牆後的赤裸信息》

三人三色,透過舞蹈寫照出香港生活。李偉能的《世界(曾經)是平的》從多組對香港來說有特殊意義的數字出發:五四運動、六七暴動、八九民運、九七回歸等,重新探索當中意涵。這些數字對個人還是整個社會來說,都是重要的語彙,他以充滿思考的編舞重整,讓背後的情感重量得以被重新喚起。

黃碧琪的《睇.女》將自己變成展覽廳的藝術品,時而近距離展露全裸的身體,時而只展露容貌,讓觀眾時而細察、時而凝視、時而想像,轉移的角度讓人反思自己和社會是如何看待女性身體。邱加希的《圄》以一牆之隔的對話,展現溝通如何因圍牆阻斷。牆隔離世界,劃定自由邊界,同時也阻斷聯繫,無論在牆內還是牆外,人們常會提出許多問題,卻甚少能得到答案。三個年輕編舞家的作品雖然風格各異,其社會意識、幽默與深刻反思卻能互通,散發年輕專屬的叛逆氣息。

6|舞蹈影像 – 跳格

  • 日期及時間 | 2018年9月15日 – 16日(12pm-6:30pm)
  • 位置 | 洗衣場石階
  • 費用 | 免費

合辦機構
2018 跳格國際舞蹈錄像節及巴黎龐比度中心

大館舞蹈季 《舞蹈影像 – 跳格》

《舞蹈影像 – 跳格》

在上世紀,無論是 20 年代的德國舞蹈界,還是 60 及 70 年代的美國先鋒派,都已關注如何在作品中呈現不完美的身體姿態、以及典型的日常動作。卻要等到 90 年代,舞蹈界在表述危機威脅下,開始排拒主流樣板式的編舞方式,前述的關注才廣泛被採納,形成新思潮。受思潮影響,編舞家偏愛與所謂業餘演員合作,從其未受訓練及不完美的身體中取得創作靈感。

在這股潮流中,長者(翩娜•包殊作品)、孩童(波赫士•夏瑪茲、吉爾•約賓作品)、殘疾人士(DV8 劇場及傑羅姆•貝爾作品)等,都突然成為興趣核心。這顛覆的舞蹈語言將鎂光燈下不常出現的身體揭露人前,特別是那些常被社會忽略的老弱傷殘。同時,這形式帶着較少成規,沒有「英雄」式的超凡動作,而只是將這些身軀的脆弱特質在舞台上展現、昇華。藝術世界與日常世界的僵化層級邊界,從此變得開闊。

圖片來源:大館FB

♥️ 相關活動一次看夠
►►►青年廣場:漂書節 2018
►►►紅館:國慶青年音樂會 2018
►►►文化中心:新視野藝術節2018
►►►大館:張三李四收藏展
►►►西九文化區:自由約 2018-2019
►►►文化中心:香港文化節×香港鼓樂節2018
►►►圓方:Cine Italiano! 香港意大利電影週
►►►PMQ×MOViE MOViE:Life is Art 盛夏藝術祭
►►►黃埔新天地:Wham Music Live × Tom Lee Music
►►►太古坊:PROJECT AFTER 6: Busking 免費音樂會
►►►中環海濱:Clockenflap 2018 香港音樂及藝術節

大館

前中區警署活化重生

大館佔地達 13,600 平方米,整個建築群由 16 幢歷史建築物組成,再加上兩座新建築「奧卑利美術館」及「亞畢諾綜藝館」,定位為古蹟及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