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環的天際線(skyline)上,有一棟用簡單幾何線條勾勒、但卻獨特矚目的摩天大樓——中國銀行大廈(中銀大廈,Bank of China Tower)。它出自國際知名建築師貝聿銘的手筆,雖然失落全港最高建築物之名,但憑著辨識度極高的的外形,至今仍是香港最著名的地標之一。
中銀大廈43樓設觀景台
中國銀行大廈擁有 70 個樓層,樓高 315 米,加頂上兩杆的高度,共有 367.4 米。中銀大廈於 1989 年落成,1990 年正式啟用,為當時亞洲最高的摩天大廈,現時為香港第四高的建築物,僅次於環球貿易廣場(ICC)、國際金融中心(IFC)及中環廣場,全球則排第 39 位。中銀大廈是中銀香港的總部,頂樓 4 層及底座 19 層均為中銀香港的寫字樓,其他樓層為出租樓層,租戶以大型律師行為主。其 43 樓的空中大堂設有小型觀景台,開放予公眾參觀,但須先登記個人資料;頂層 70 樓的「七重廳」則是主要觀景樓層。
中銀大廈由 1982 年籌備興建,原址為美利樓,當時港英政府以 11 億元港幣,將這塊中環商業核心的 6,700 平方米地段售予中國銀行。在當年樓價高漲的時代,售價實際上遠低於市值,被視為港英政府向中國伸出欖橄枝。
中國銀行大廈像甚麼?
享負盛名的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為法國巴黎羅浮宮設計了金字塔入口,在香港亦留下中國銀行大廈這建築界鉅作。中銀大廈外形為稜柱狀,仿照竹不斷向上生長,喻意「節節高升」,象徵力量、生機、茁壯和銳意進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牆代表長城,象徵中國。大廈揉合中國傳統建築意念和現代科技,以玻璃帷幕及鋁合金建成;結構上也講求實用,大廈的重力集中在外牆,加強受風能耐及防震力。
但這正是這前衛創新的設計,引起香港建築界一場風水大戰。中國銀行大廈由設計到興建都沒考慮過風水因素,但其三尖八角的造型被指仿似一把刀,且有三面刀鋒,分別指向港督府(即現今的禮賓府)、駐港部隊軍營和滙豐總行大廈(HSBC Main Building),風水上被認為殺氣騰騰。中銀大廈落成翌年(1990 年),港督尤德訪北京時心臟病發身亡,亦被指與中銀大廈風水有關。據稱港督府急急請人化解,在朝向中銀大廈的方向種植柳樹,擋住殺氣。
中銀大廈風水掀風波
巧合地,滙豐銀行業績同期倒退,股價一度大跌,又被指與風水扯上關係。有傳滙豐在總行大廈樓頂加裝兩座對着中銀大廈的砲台裝飾(實為起重機吊車),與中銀大廈的刀刃對峙。據說,其後滙豐業績便好轉了。中銀大廈旁的花旗銀行大廈,外形呈書本開頁狀,開口正好與中銀大廈的尖角相對,被指是為了阻擋殺氣。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長江集團中心(Cheung Kong Center)建築外形「正正方方」,仿如擋著四方的盾牌,傳聞這是聽過風水意見後作的設計。
中國銀行大廈蜚聲全球,屢獲香港和國際建築設計大獎,除在香港郵票、明信片上看到其蹤影外,同時亦為參與幻彩詠香江的建築物之一。中銀大廈亦曾在不少荷里活電影中亮相,例如:《超級戰艦:異形海戰(Battleship)》、《悍戰太平洋(環太平洋,Pacific Rim)》等,在電影中更不時受到蹂躪破壞;科幻劇集《星空奇遇記:重返地球(星際爭霸戰:重返地球,Star Trek: Voyager)》中,中銀大廈透過數碼技術修改,成為劇中星際艦隊的「通訊研究中心」。
- 中銀大廈以玻璃帷幕及鋁合金建成,日間仿如一面巨形直身鏡。
- 中銀大廈晚上會亮起燈光,勾勒出大廈的線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