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閣下曾於 1990 年代乘坐巴士(公共汽車)路過九龍城區土瓜灣,在那個還是「熱狗(非空調巴士)」的年代,路過馬頭圍馬頭角道一帶時,都總會有這個經驗:把窗戶關上,以避嗅到陣陣牛糞的「幽香」!顧名思義,牛棚藝術村(Cattle Depot Artists Village)前身是個屠宰牛隻的地方,建於 1908 年,後亦作檢疫之用,是目前唯一僅存於戰前已啟用的屠房遺址。
紅磚建成別具特色
後來,隨著對肉類需求大增,政府分別於長沙灣、上水等地增設屠宰場。1999 年,牛棚原址屠房被遷往上水;其後香港特區政府將此空置屠宰場批予藝術工作者使用,並冠上「牛棚藝術村」之名。牛棚以紅磚建成,別具特色,老早成了區內的地標之一,再加上其歷史價值,2009 年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具古樸與藝術氣息
結束屠房生涯後的牛棚,於 2001 年被翻新活化成藝術村,吸引了不少藝術家進駐,既有常設的藝術展覽,亦有不定期舉辦的活動,大多是免費入場,可說是「文青」又一熱門勝地。即使對藝術沒有興趣,牛棚獨特的建築特色,也能成為你鏡頭下的焦點。像中部一塊大空地,曾是用作綁牛之用,不單被周遭文藝氣息包圍,亦能一睹「馬頭角十三街」密密麻麻的舊區景致;牛棚各處還保留了昔日的設施,像趕牛用的斜路、餵牛的飲食槽等等,全皆富有古樸與藝術氣息,不容錯過。除牛棚藝術村外,香港還有不少藝術家集中地,例如:油街實現 Oi!、香港視覺藝術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