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中環如享受一刻寧靜,來到位處終審法院大樓背後的遮打花園(Chater Garden)便最為正確。這裡的園林小徑、噴水池、涼亭,為每天在商業世界打拼的上班族,提供休息閒聊的地方。午飯時分,大家在此坐上一會,加加油後,定可舒解工作壓力。
前身為香港木球會
說來很有趣,遮打花園的前身香港木球會從 1851 年便建於此,直至 1975 年才因租約期滿遷走。換句話說,這片地段可是見証著近百多年香港的滄海桑田,地位遠超旁邊的終審法院大樓及皇后像廣場。也因其地位如此重要,這片土地的後續發展曾引發不少爭論;最後,因順應中環地鐵站的興建,遂決定改建為休憩花園,並以木球愛好者、香港首家股票交易所香港股票經紀會之主要發起人「吉席·保羅·遮打爵士」之名,替花園取名「遮打花園」。
- 遮打花園保留有一塊基石,是 1890 年時由訪港的干諾公爵豎立,紀念當時中環填海工程動工儀式。
- 近終審法院大樓的公園出口,可看到古物事務監督掛有的牌扁,證明遮打花園在 1851 年至 1975 年時為香港木球會會所及球場。
曾是示威集會熱點
雖然遮打花園在 1978 年 10 月 20 日已落成啟用,惟其時中環正開展地鐵中環站的建設,所以並不是所有設施均開放使用,即使是地鐵中環站於 1980 年通車,遮打花園也要待至 1983 年才全面開放。其後,因旁邊的終審法院大樓曾於 1985 年至 2011 年被徵用作立法局(會)大樓,加上其中央廣場面積達 13,600 平方米,遠比皇后像廣場(約 6,800 平方米)為大,致使遮打花園一度成為港人熱門的集會示威之地。
不過,隨著立法會遷移至金鐘添馬公園旁的政府總部,現時遮打花園廣場已少有示威活動舉行,反而每逢週末便變成外傭的聚腳地或文娛活動的表演場所。
- 現今的遮打花園中央廣場已成為文娛康樂舉活動的舉行場地。
- 每逢週末遮打花園水池旁已成為外傭聚腳地。
遮打花園紅葉飄飄
此外,可不要以為遮打花園只是休憩用公園,它可設有一個「樹木研習徑」,栽種了 40 多種樹木,很多已長得很高大,全都掛上樹木標籤,很適合初學者辨認樹木;當中最值得留意的是在秋冬季會變成紅葉的楓香樹與木棉樹,喜歡賞紅葉的不妨留意時間。
- 遮打花園內栽種了楓香樹,可惜筆者拍攝時天氣仍未夠冷,未能看到紅葉盛放。
- 遮打花園其中一個水池豎立了名為「春燕」的藝術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