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政府總部設於中環下亞厘畢道的中區政府合署時,門前空地被社運人士默認作遊行示威或表達訴求的地方。2012 年,政府總部遷移至金鐘添美道 2 號,並分作東翼及西翼,東翼前地因空間廣闊及建有圓形地台,被視為新的集會聖地,「政府東翼前地(East Wing Forecourt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fices)」遂被坊間俗稱為「公民廣場(Civic Square)」。

反國教萬人集會之地

公民廣場上曾發生的最轟動事件,可說是學民思潮於 2012 年 8 至 9 月間發起的「反對國民教育」集會。當時大會宣稱高峰時曾有 12 萬人聚集於此,警方數字則是 3 萬 6 千人。姑勿論數字多少,那一幕萬人在公民廣場高歌《海闊天空》的情景,香港人應該不會忘記吧!

公民廣場空間寬廣,可容納一大群人在此集會。

公民廣場空間寬廣,可容納一大群人在此集會。

從前的中區政府合署設有圓形地台,方便集會時讓人在上面演講,惟現時公民廣場上的圓形地台仍被鐵鏈圍封。

從前的中區政府合署設有圓形地台,方便集會時讓人在上面演講,惟現時公民廣場上的圓形地台仍被鐵鏈圍封。

公民廣場圍封與重開

初期的公民廣場,配合政府「門常開」的施政理念,是一片沒設欄柵的空地。可是,2014 年 6 月一場反對東北發展的事件,大批民眾衝擊政府總部大樓,特區政府遂於 2014 年 7 月 17 日圍封公民廣場,並於 8 月在周邊加設 2 米高的圍欄,限制市民隨意進入,深夜 11 時至翌日清晨 6 時更是完全關閉。公眾人士如要在此舉行集會,必需事前申請。及至 2017 年 12 月 28 日,公民廣場才正式重新開放,惟周邊圍欄未被拆掉,並限制廣場於周一至周六不對外開放,公眾人士需事先申請才可於周日及假日進入廣場。

圍封後,公民廣場只剩左邊這個陝窄通道可供進出。

圍封後,公民廣場只剩左邊這個陝窄通道可供進出。

為著保安理由及容易管理,政府特別在公民廣場周邊加設 2 米高圍欄。

為著保安理由及容易管理,政府特別在公民廣場周邊加設 2 米高圍欄。

裁定圍封公民廣場違憲

退休香港攝影師張德榮於 2014 年申請在公民廣場舉行集會,惟遭行政署拒絕,他同年入稟提出司法覆核。2018 年 11 月 19 日,法官頒下判詞,裁定行政署施加有關限制不合比例,屬違憲及違法,行政署可重新考慮合比例的限制。

根據法官區慶祥的判詞,申請人張德榮指署方只准市民於周日及假日進入公民廣場進行集會,周一至周六期間則無論任何情況均不得進入,有關限制並不合比例,違反《基本法》27 條所保障的言論自由。法官續指,有關限制並不容許有任何例外和酌情處理的情況,無論是任何示威形式或牽涉多少示威者人數,署方均不會考慮批准,此舉並不合比例,所以裁定有關限制違憲。

另外,法官亦認為署方遵從土地擁有人有權拒絕任何人進入相關範圍以行使言論自由及集會自由的原則,以制訂相關限制的做法是犯下法律錯誤。終審法院於方國珊在立法會內示威一案中表明,根據《基本法》第 8 條,任何香港現有法律均不得與《基本法》相牴觸,即署方不可以土地擁有人的身份,阻止他人於土地範圍內行使憲法權利。

公民廣場可說是香港集會示威的熱門地點。

公民廣場可說是香港集會示威的熱門地點。

行政署:重新檢視現有機制

不過法官亦指出,政府有權在公民廣場施加規限,故即使裁定有關規限違法,署方仍能重新考慮及制定規例,但規限必須合乎比例。特首林鄭月娥表示尊重法庭裁決,相關部門和律政司會研究判詞,決定下一步行動,同時又要求行政署長重新檢視規則是否有改善空間。行政署回應指,將重新檢視現有機制和指引有否可改善空間,在完成檢視前,署方會個別處理每宗申請。

參觀過公民廣場後,大家不妨訪遊毗鄰的添馬公園中西區海濱長廊,感受港島濃濃的海濱氛圍。

在公民廣場重開後,《城市論壇》也曾移師至此舉行。

在公民廣場重開後,《城市論壇》也曾移師至此舉行。

部分資料來源:明報香港01

公民廣場如何前往

乘坐港鐵至金鐘站,從 A 出口離站,上樓梯後往後轉,經海富中心的行人天橋前往;或可使用 D 出口,經添美道行人天橋前往。

開放時間

星期一

06:00-23:00

星期二

06:00-23:00

星期三

06:00-23:00

星期四

06:00-23:00

星期五

06:00-23:00

星期六

06:00-23:00

星期日

06:00-23:00

地址

我們的地址:

金鐘添美道2號

全球定位系统:

22.2803946, 114.1662581

電子郵件:
帶我到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