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極少打仗,最大的戰役唯有 1941 年的日本抗戰(或稱香港保衛戰),但香港的軍事戰略設施卻一點不落後於世界。不信?大家走到港島東區筲箕灣的「香港海防博物館(Hong Kong Museum of Coastal Defence)」親身見證吧!這座前身是軍事要塞「鯉魚門炮台」,建成於 1887 年,依鯉魚門水道南面的岬角山勢而建,修築有中央砲台、反向砲台、西砲台及渡口砲台等多座砲台,配合 18 座地下防空洞,以及位於岬角海邊,配合當時世上威力最大的布倫南魚雷發射站,組成守護維多利亞港的橋頭堡。

鯉魚門砲台變身博物館

可惜 (該說幸運吧!),鯉魚門砲台建成後的長時間內,並無用武之地;直至日本揮軍而至,始有機會發揮實力,多次將日軍擊退。然而,最終香港還是淪陷了。在香港重光後,鯉魚門砲台也退下火線,變為英軍操練場。1993 年,當時的市政局斥資 3 億港元修建鯉魚門砲台,活化成現今的香港海防博物館。博物館除有著本身砲台的光輝歷史,內裡亦有不少素材介紹自明朝至今約六百年間,香港海防上的變遷。

香港海防博物館堡壘大堂

來到香港海防博物館的入口,必須再步行數分鐘至專用電梯,才可攀上位處山頂的堡壘 (主館) 位置。當一步出電梯,即可看到昔日鯉魚門砲台的中央主砲台,之後步向主館也會看到另一門 25 磅二型野戰砲,雖然被鐵鍊圍著,但仍是伸手可及的。走進堡壘後,昔日的防空洞被分間成十多個不同朝代及時期的展館;每個展館均有當時的海軍服飾、戰船模型、海事圖等實物,某些展館更擺放著人像模型,模擬其時的軍人戰況。

堡壘是博物館的主體建築物,修復後以特製的帳篷覆蓋,成為現今的香港海防博物館堡壘大堂。

堡壘是博物館的主體建築物,修復後以特製的帳篷覆蓋,成為現今的香港海防博物館堡壘大堂。

海防博物館內的中央砲台,砲口朝著對岸的魔鬼山,在香港保衛戰中肩負起阻截日軍從維多利亞港進入香港島的重任。

海防博物館內的中央砲台,砲口朝著對岸的魔鬼山,在香港保衛戰中肩負起阻截日軍從維多利亞港進入香港島的重任。

香港海防博物館擺放著一台 25 磅二型野戰砲,當年該也曾擊退不少日軍吧!

香港海防博物館擺放著一台 25 磅二型野戰砲,當年該也曾擊退不少日軍吧!

海防博物館展覽廳推薦

海防博物館具有 11 個常設展覽廳,NearSnake 給你推薦當中幾個重要展覽廳:

  • 「鴉片戰爭」︰雖然與香港海防沒多大關係,卻可認識香港最重要一段歷史。
  • 「日軍侵港」︰詳細介紹了鯉魚門砲台的抗日事實,更有日本佔領香港時的珍貴圖片及新聞,甚至罕有的設置語音導賞。
  • 「香港駐軍」︰回歸後,香港海防由解放軍負責,平常難得一見,這裡可對他們多點認識。
海防博物館內擺放不少軍官雕像,造型栩栩如生,大家可不要被嚇倒喔!

海防博物館內擺放不少軍官雕像,造型栩栩如生,大家可不要被嚇倒喔!

海防博物館古蹟徑

除常設展覽廳與專題展覽廳外,博物館還設有海防博物館古蹟徑,展示鯉魚門炮台保存下來的軍事遺跡,包括:6 吋隱沒式後裝大炮、彈藥儲存室、南溝堡及北溝堡、壕溝、中央炮台、軍營殘跡、西溝堡、西炮台、儲水庫及儲油室、布倫南魚雷發射站、鯉魚門渡口炮台、火藥庫、軍車及大炮展覽場,讓遊人置身具百年歷史的古跡中,感受昔日鯉魚門炮台的軍事力量。

海防博物館古蹟徑上的主要軍事遺跡——6 吋隱沒式後裝大炮,開火時才升上來,發射完後便會隱藏起,以防被敵軍偵測。

海防博物館古蹟徑上的主要軍事遺跡——6 吋隱沒式後裝大炮,開火時才升上來,發射完後便會隱藏起,以防被敵軍偵測。

海防博物館的彈藥庫現在當然沒有存放彈藥了,只剩下防空洞似的地下室。

海防博物館的彈藥庫現在當然沒有存放彈藥了,只剩下防空洞似的地下室。

海防博物館古蹟徑上擺放著西砲台及其他砲台,大家多行幾步可多看幾座呀!

海防博物館古蹟徑上擺放著西砲台及其他砲台,大家多行幾步可多看幾座呀!

炸彈或許還會見過,魚雷該從沒見過吧?香港海防博物館擺放了魚電的實物模型,歡迎參觀。

炸彈或許還會見過,魚雷該從沒見過吧?香港海防博物館擺放了魚電的實物模型,歡迎參觀。

週末常設親子工作坊

如果想帶小朋友參觀香港海防博物館,建議選擇星期六、日或公眾假期,主要因為館方都會舉辦工作坊供小朋友參加,專門教授戰船、戰車、魚雷的紙模型製作,偶而還會有音樂會表演,讓小朋友不只觀看還可玩樂半天。此外,回途時也建議不要乘坐電梯回入口,直接沿步行徑落山,便可順路看到更多的砲台、防空洞,反正落坡路也不會太辛苦吧!遊畢海防博物館後,建議大家可順道訪遊鄰近的香港電影資料館,了解香港電影的發展史。

其實,香港海防博物館,乃香港歷史博物館的 5 間分館之一,另外 4 間分館分別為孫中山紀念館李鄭屋漢墓博物館、羅屋民俗館、以及鰂魚涌公園內的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此外,香港還有另一個展示香港海事變遷的文博單位——香港海事博物館

海防博物館電梯頂的天橋可讓人眺望東區走廊,也是這條快線迫使鯉魚門砲台完成海上防衛的歷史責任。

海防博物館電梯頂的天橋可讓人眺望東區走廊,也是這條快線迫使鯉魚門砲台完成海上防衛的歷史責任。

海防博物館交通及前往方法

  • 乘坐港鐵至筲箕灣站,從 B2 出口出站,沿指示牌步行約 15 分鐘即可抵達。
  • 乘坐城巴 85 號巴士線,由寶馬山往小西灣,途經太古城中心。
  • 乘坐新巴 82X 號巴士線,乃北角健康村至小西灣循環線,途經康怡廣場。
  • 駕駛人士請沿東區走廊向東行走,在筲箕灣出口落橋後靠左駛入東喜道,途經譚公廟、船廠及筲箕灣魚類批發市場。上快速公路前,便是海防博物館的所在地。

海防博物館泊車安排

香港海博物館設有私家車停車場,由上午 10 時至下午 5 時開放 (三月至九月期間,博物館開放時間延長至下午六 6 時),星期四(公眾假期除外)、農曆年初一及二休館。每位參觀者可免費停車三小時。傷殘人士如有需要,可致電 2569 1500 查詢。

開放時間

星期一

10:00–17:00

星期二

10:00–17:00

星期三

10:00–17:00

星期四

休館

星期五

10:00–17:00

星期六

10:00–17:00

星期日

10:00–17:00

地址

我們的地址:

阿公岩東喜道175號

全球定位系统:

22.281805, 114.23565

電子郵件:
聯絡場地管理人
帶我到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