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閣下沒有聽過國學大師饒宗頤的大名,便枉稱「文青(或偽文青)」了。位於深水埗區荔枝角饒宗頤文化館(Jao Tsung-I Academy),被冠上饒宗頤之名,大有文化承傳之意,故此當遊人步入文化館後,便可感受到其濃烈的文化氣息;再加上漫山紅花和綠林映襯下的紅磚小屋,營造出詩情畫意之景觀。
精神病院蛻變文化館
饒宗頤文化館的前身為「荔枝角醫院(Lai Chi Kok Hospital)」,曾先後被用作傳染病醫院和精神病院。2009 年,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把醫院建築群重新規劃及展開活化工作,最終於 2012 年正式開放,展出饒宗頤的真跡,並定期舉行文化活動,以推動香港文化傳承。饒宗頤文化館劃分為上區(翠雅山房酒店)、中區(劇院、博雅堂、修學精舍)、下區(藝術館、保育館及接待處),佔地達 32,000 平方米,當中花草樹木佔去約七成面積,再加上星羅棋布的紅磚、白牆小屋,組成清幽淡雅的園林式建築布局。
白屋酒店翠雅山房
早在荔枝角醫院時代,饒宗頤文化館中區與上區的小屋已被髹上一身白色的防潮油漆。上區內的翠雅山房酒店,乃五座兩層高的白屋,各以琴、棋、詩、書、畫來命名,合共提供 89 間房間,備有標準客房、特色客房與雅致套房三種房型。館方將翠雅山房定位為「藝術公寓」,不但可讓民眾預訂,還可讓獲邀來港的駐場藝術家留宿;如其他藝術家有興趣訂房入住,館方亦會作優先處理,並提供至少八折優惠。
饒宗頤文化館中區設有展覽館,定期舉辦文化歷史類型的專題展覽如:「活字生香──漢字的世界 世界的漢字」展覽。此外,中區又開設了兩層高的餐廳「頤膳房」,提供各款中式菜餚;晚上又會有現場演唱的 Live Music 環節,每逢周三的「Open Mic」,食客還可以上台與歌手合唱。
粉紅飛花漫山遍野
除文化氣息外,饒宗頤文化館內還洋溢著陣陣花香。館內種植了逾千棵不同種類的樹木,既有宮粉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a)、雞蛋花、細葉榕等觀賞樹,又有芒果、楊桃、柚子等果樹;當中尤以宮粉羊蹄甲最為稱著,每逢到了 3 至 5 月的花期,宮粉羊蹄甲便會盛放,為漫山綠林添上點點粉紅,造就出極富意境的景觀,可說是除鰂魚涌公園外市區另一賞花熱點。
天光雲影共徘徊
饒宗頤文化館內另一不可錯過的景點,非下區庭院內的「天光雲影」莫屬。這個夾雜在紅磚屋子之間的小小荷花池,名字取自宋朝理學家朱熹《觀書有感》其中一句「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形容池塘明澄如鏡,倒影著天上的藍天白雲。閣下只要親臨現場,便會深感如此描述確是恰到好處。饒宗頤文化館與雷生春、美荷樓、北九龍裁判法院(香港薩凡納藝術設計大學)同被納入第一批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現已成為深水埗區內的活化保育景點。
- 饒宗頤文化館內當然少不了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的銅像。
- 饒宗頤文化館下區以紅磚建築物為主,遠處為「天光雲影」和饒宗頤銅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