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桂坊(Lan Kwai Fong)」這條全球聞名的夜店酒吧街,真的毋須多介紹了吧!無論是香港居民或外國遊客,只要想暢飲狂歡一晚,自自然然便會想到這裡;「落老蘭」幾已成為「夜蒲」的代名詞!的確,位處中西區中環德己立街及雲咸街交雜的 L 字形小街,兩旁酒吧總數沒一百也有九十,各有特色,蒲吧、清吧、劈場;嘈吵的、音樂的、跳舞的、聊天的、「clubbing溝女」的娛樂場所,可謂各適其適,總有一間可投你所好。
蘭桂芳源自爛鬼坊?
「蘭桂坊」一名的源起,背後原來大有文章。據說香港開埠時期,許多外國人聚集於此,故坊間稱之為「爛鬼坊」,後來因名字不雅,逐漸演變為「蘭桂坊」。另一說法指,早年有富商購入大量地段,取得街道命名權,遂將此地命名作作「蘭桂坊」,取其「蘭桂騰芳(即子孫興旺)」之意。更有說法指,1930、40 年代,中環區內妓女雲集,當時尋芳客需買花博取其歡心,所以靠近擺花街的地段便取名「蘭桂坊」云云…….
藉優皮士文化而興起
姑勿論名字由來,蘭桂坊今天的景象,真的該多謝一間「的士高(迪斯可,Disco)」與「一個人」。「的士高」,指的是 1970 年代末在此開幕的「Disco Disco」,乘著「優皮士(雅皮士,Yuppie)」文化入侵,將高知識水平的年輕人吸引到此,宣洩情感。Disco Disco 也曾因此成為唯一一間被列入世界十大 Disco 之一的香港的士高。「一個人」,所指的當然是盛智文(Allan Zeman),即前香港海洋公園主席。他在 1980 年代左右,看到中環上班族及夜晚優皮族的享樂需要,於是在蘭桂芳上積極投資開設西式餐廳及酒吧,結果獲得空前成功,引起同業爭相進駐這裡——轉眼間,便成現今繁華絢爛的蘭桂坊;盛智文則被譽為「蘭桂芳之父」。
蘭桂坊自創節慶活動
俗語有云:「同行如敵國」,但蘭桂坊上的酒吧卻愛唱反調,總喜歡聯合起來舉辦大型活動,萬聖節、聖誕節的慶祝會已是常態;每年 7 月更會舉辦「蘭桂坊音樂啤酒節(Lan Kwai Fong Beer and Music Fest)」,邀請外國樂隊作街頭表演;11 月又有蘭桂坊嘉年華(Lan Kwai Fong Carnival),在街道上擺放藝術文化攤檔,吸納親子客群。不少人前赴蘭桂芳消費前,都會順道到毗連的中環蘇豪區飽餐一頓,好讓自己有足夠力氣「夜蒲」一番;港島區還有另一夜蒲點——灣仔酒吧街,適合三兩知己在此把酒言歡。如閣下平日的活動範圍主要是九龍半島,則可選擇到有「九龍蘭桂坊」之稱的尖沙咀諾士佛臺享受夜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