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於灣仔區銅鑼灣大坑高樓大廈之間,有一座堪稱香港最古怪廟宇「蓮花宮(又稱大坑蓮花宮或天后蓮花宮)」,可能不少港人也不知道吧!這座建於清朝同治二年(1863 年)修建的廟宇,有別於傳統廟宇,蓮花宮(Lin Fa Kung, Tai Hang)大門並非設於正前方,反而隱於兩側,首次到來的遊客,相信也要找一找才看到。
一廟內藏供奉兩個觀音
大坑蓮花宮的古怪外形才是參觀重點,廟宇採用傳統的兩段前後式建築風格,但卻沒有建造中式建築的天井,形成前殿緊抱後殿的格局,加上半八角形前殿較後殿為矮,驟眼看恍如一隻巨龜,煞是有趣。此廟喚作蓮花宮,殿內供奉的當然是觀世音菩薩(可不要說你不知道觀音坐蓮的傳說喔!)。最特別的是,大坑蓮花宮的大殿被劃作兩級層樓,上層設有太歲殿及木製觀音神樓,下層則有石製神壇供奉觀音,換言之,同一觀音廟內有竟有兩尊觀音像,這在香港廟宇中可說是非常罕見。
- 可能因為風水格局,又或是建築風格,大坑蓮花宮門口設於建築物兩側而非正前方,初次來到可能要花點時間找一找。
- 大坑蓮花宮的正前方是個石製露台,兩邊掛上對聯,橫批便是蓮花宮的大名。
蓮花宮藏觀音顯靈巨石
來到蓮花宮後殿上層,大家可發現有一塊巨石。據說,觀音大士曾以坐蓮姿態在此石上顯靈,當時老百姓因而建起蓮花宮來供奉觀音。不過也有另一說法指,清朝道光至同治年間,太平天國作亂,廣東省出現大量難民,故此官府建造蓮花宮以安民心。蓮花宮的巨石因其體積過於龐大,甚難搬移,加上被坊間視作神石,所以歷經多次重修,最終還是被保留在殿內。
- 聽過「鐘鼓齊鳴」這辭彙沒有?大家進入大坑蓮花宮時必須打鼓和敲鐘,通知神明你的來訪。
- 蓮花宮內的其他神祇還有太歲、韋陀及陰財神。圖中便是陰財神,也是人門常說的五方五土財神、前後地主財神。
算命師坐堂解籤說姻緣
平日到訪天后蓮花宮的善信不算很多,惟廟內仍有算命師坐堂,為求籤者解籤算命,解說姻緣或家宅運程。每逢農曆新年期間,蓮花宮便會變得人潮如鯽,全因蓮花宮內的太歲殿可讓犯歲者前來攝太歲,觀音神壇又可讓求財運者向觀音借庫和還庫。除蓮花宮外,港島區善信還可選擇到筲箕灣譚公廟進行觀音借庫。有趣的是,自 2017 年 4 月起,華人廟宇委員開放大坑蓮花宮給予善信們舉辦婚禮,費用由 1,388 港元起,服務包括蓮花宮師父頌經祝,以及協助化寶帛稟告神明,以保佑添丁及夫妻姻緣美滿。另外兩所開放作婚禮場地的廟宇分別為九龍城侯王廟與沙田車公廟。
- 無論閣下是否信奉觀音,入廟添香油是常識,蓮花宮擺放了香油箱,多少便隨緣吧!無論閣下是否信奉觀音,入廟添香油是常識,蓮花宮擺放了香油箱,多少便隨緣吧!
- 大坑蓮花宮旁有一個休憩公園,內裡有兩座中國式涼亭,建議不妨多行兩步去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