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有一男子因老婆抱怨每逢下雨天替自己送飯時,均會被雨淋濕了,於是發揮創意,用幾條竹子札成骨架再糊上油紙,製作成史上首把雨傘。原來,這名男子就是「魯班」大師。(惟另有傳說指,造傘的是魯班妻子雲氏。) 魯班的創意當然遠不止於此,木刨、鐵鋸、鎖……等工具皆是由他發明。正因為他的高超工藝和貢獻,後世的三行工人(即木匠、泥水匠、石匠)均奉他作「師傅」,並為他建廟敬拜。位於西環堅尼地城青蓮台的「魯班先師廟(Lo Pan Temple)」也是其中之一。

香港唯一拜祭魯班的廟宇

這座魯班先師廟,是香港唯一一座拜祭魯班的廟宇,建於 1884 年,由當時從事三行的工人合資籌建。可能出於對魯班的尊重及崇敬,負責建造這座兩進式廟宇的工人,無不是當時的巧手工匠,致使魯班先師廟無論內外都盡顯工藝建造技術,絕對不是班門弄斧‍‍吧!例如廟宇左右兩邊高於屋頂被稱作山牆的面塊,乃香港僅有的「五岳朝天式」南方特色設計;屋頂正脊前後均有的精美石灣陶塑,以及延伸至兩邊的日神后羿及月神嫦娥陶塑垂脊,更是在不凡設計背後,巧妙隱藏了整座廟宇結構上的縱軸線。

來到魯班先師廟外,門牆上也是有各種故事浮雕,不妨多尋找一下。

來到魯班先師廟外,門牆上也是有各種故事浮雕,不妨多尋找一下。

內藏 9 組陶塑•26 幅壁畫

也因為巧匠們的心思,魯班先師廟更像是一座工藝展覽館,在幾百平方呎的廟宇內,共有 9 組陶塑及 26 幅壁畫,每個陶塑或畫作更有著各自的故事,例如:「文王會姜尚」、「花卉雀鳥圖」、「張騫泛槎圖」、「夜遊赤壁圖」、「達摩渡江圖」。可惜,在歲月的沖刷下,工藝作品多已褪色,無復班爛,惟仍可看到製作人的心血。

平常日子,魯班先師廟可能會略顯冷清,但每當農曆六月十三日的魯班先師誕,卻會變得門庭若市。三行工人不說,就是建造業議會的導師也會帶同學生前來祭拜,也有政府高官前來參與慶典。近年,有關方面更會選這天在廟前舉行「青年魯班選舉」以示紀念。除魯班先師廟外,西環區內還有不少富歷史意義的古蹟景點,包括:高街鬼屋舊贊育產科醫院香港佐治五世紀念公園等,值得大家順道遊覽。此外,區內還有兩個不可不去的著名景點,分別為西區公眾貨物裝卸區碼頭(西環碼頭)西環泳棚

魯班先師廟內兩邊均有多組陶塑浮雕及壁畫,都是中國傳統故事,可惜歲月催殘下,陶塑都已剝落,壁畫只能僅見大概。

魯班先師廟內兩邊均有多組陶塑浮雕及壁畫,都是中國傳統故事,可惜歲月摧殘下,陶塑都已剝落,壁畫只能僅見大概。

前往方法

乘坐港鐵至金鐘站,從 F 出口的金鐘太古廣場外,轉乘 23 號巴士至蒲飛路站,下車後沿蒲飛路走,右轉至山市街,直至青蓮台後一直走到盡頭,步行約 10 分鐘便可抵達。

開放時間

星期一

09:30-17:00

星期二

09:30-17:00

星期三

09:30-17:00

星期四

09:30-17:00

星期五

09:30-17:00

星期六

09:30-17:00

星期日

09:30-17:00

地址

我們的地址:

堅尼地城青蓮臺15號

全球定位系统:

22.2830284, 114.1319982

電子郵件:
聯絡場地管理人
帶我到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