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今日大家生病了,大多會去看西醫,但昔日要求醫,往往都會看中醫、喝中藥與涼茶,是中國一大不可磨滅的文化精華,只可惜這類藥材店近年已「買少見少」了。縱然可在超級市場與便利店也能找到口味經過調配的涼茶,倒失卻了昔日的情懷。若想認識這源遠流長的文化,前來旺角「雷生春(Lui Seng Chun)」就最好不過。
雷生春歷史價值解說
「雷生春」的創辦人為雷亮,亦為九龍巴士有限公司(九巴)的創辦人之一。他從廣東省台山縣來港後,經營「雷生春」跌打藥店,且生產自家品牌的跌打藥水,再透過自家經營、從事轉口貿易的「萬信隆」金山莊轉銷海外,可說是粵港聯號營商的先行者。
後來,雷亮向港英政府購入荔枝角道的現址,找來西方建築師於 1943 年建成這幢樓高四層的唐樓建築。雷亮一家人居於上層,地面層分租予其他商戶,跌打藥店則位於街角商舖。這座建築物於當時而言可謂別樹一格,不單糅合了東西方建築特色,更結合了不同的藝術風格,例如樓頂凹凸不平的山牆,便帶有古典意大利風格。雷生春大樓的弧形主立面是因應道路交界的窄角而設計,外牆為紅磚外加灰泥批盪,樑、柱則以鋼筋混凝土製造。雷生春一、二、三樓皆設有延伸出行人道之上的寬闊臨街外廊(俗稱「走馬騎樓」),更令它被視為香港戰前騎樓式建築的代表作。
全港最邪大廈雷生春
1942 年,雷亮逝世,雷生春跌打藥店數年後亦隨之而結業。1980 年代,雷亮後人遷出,雷生春住宅部分便長期丟空,僅有地面商舖仍在營業。出現如此情況,或許與雷生春的鬼故傳說有關。有傳聞指,祖先曾有遺訓不准變賣或拆卸雷生春,惟後人卻不以為意,打算進行拆卸重建,但負責清拆的工人及工程公司職員,身體陸續出現毛病,工具亦經常無故失蹤,入夜後更出現怪聲,致使沒人願意到此工作。
據說,先後有兩間公司接手重建大樓,但卻遭遇公司破產及職員意外身亡的事故,最終令重建工程停擺。雷生春丟空期間,有人報稱在深夜看見大宅上層燈火通明,好像有一大群人在開派對;也有人稱,曾在半夜看到有小孩在內裡踢球,但他腳下的不像皮球,而是像人頭!因此,雷生春曾被譽為「全港最邪大廈」。
【延伸閱讀】15大猛鬼地方盤點:由高街鬼屋說到香港猛鬼學校•大廈•商場
雷生春活化計劃啟動
及至 2000 年,雷亮後人決定將雷生春捐贈給香港特區政府,成為香港史上首幢私人捐贈的建築;同年雷生春亦列為一級歷史建築。2004 年,雷生春進行修葺工程,2005 年中竣工。2009 年,特區港府宣布香港浸會大學獲選參與雷生春活化計劃,把雷生春改造成「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保健中心──雷生春堂」,提供中醫藥保健服務、公共健康教育、以及歷史文化展覽。
活化後的雷生春堂設有 5 間診症室、1 間售賣中藥及涼茶的商店、展覽場地、以及屋頂草藥花園。雷生春堂至今仍保留了當年「雷生春藥房」面貌,無論是店內的裝潢擺設,還是建築物原有的窗戶、木門等,經過復修後均予以保留,極具古色古香之韻味。
化身奇異博士至聖所
雷生春的古典建築韻味亦獲得荷里活電影製作人的青睞。2016 年上映的超級英雄電影《奇異博士(Doctor Strange)》中有 3 大至聖所,分別位於紐約、倫敦和香港,其中香港的至聖所便是以雷生春為設計藍本呢!
現在大家既可來雷生春看病,路過此地亦可於地面樓層喝一口涼茶,體驗盛極一時的香港涼茶文化。雷生春地面樓層可供市民免費參觀,若想更深入了解「雷生春」的種種,可以網上免費預約導賞團,了解建築物的保育與活化等概念,也可認識中醫藥文化的精髓。雷生春堂導賞團分別於週一至週五下午 14:30 及 16:30、週六則為上午 09:30 及 11:00 出發,留意週日並不設導賞團。有意參加導賞團者,須事前進行網上預約。大家參訪過雷生春,亦可順道訪遊鄰近雀鳥花園、金魚街、旺角花墟、或界限街花墟公園。
- 雷生春跌打藥店的木匾經復修後仍放在原位,迎接入門病者或遊客。
- 雷生春縱為一級歷史建築,惟這座中西合璧的建築矗立於旺角鬧市街頭,竟不覺一絲突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