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貢區位處香港東部,沿岸因長期受海風及海浪侵蝕,形成了特別的海蝕地貌。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內萬宜地質步道的盡頭,就是海蝕洞(Sea Cave)的入口,遊客可在此近距離靜靜觀賞,不用像以往未有步道的時候,冒險沿石邊涉水而行。
保持 70 年代面貌
在岩岸地區,波浪拍擊岸邊的強勁壓力,每平方米可高達數萬公斤重,再加上水中夾帶的沙礫,其侵蝕作用相當驚人。海流與波浪挖蝕著海岸邊的坡腳,使坡上岩石崩落,遂形成海蝕洞。但自 1978 年萬宜水庫建成後,有防波堤阻擋,洞穴就不再遭受海水湧進侵蝕,所以這裡的海蝕洞仍可保持 70 年代的面貌。
搭建 50 米的木橋
昔日,海蝕洞只可遠觀,不可近看。 2016 年 6 月,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在萬宜水庫東壩底部搭建一道 50 米的木橋,可供遊人步行至海蝕洞洞口前約 10 米,近距駐足觀賞,此後洞口即變得門庭若市。署方宣稱,此木橋的木材曾作防蟲和防侵蝕處理,足以使用 50 年。正如前文所述,海蝕洞乃萬宜地質步道的終點,起點則為萬宜水庫紀念碑。整條步道全長 1.4 公里,沿途景點包括:S 形六角形岩柱群、錨形石防波堤、破邊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