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馬是香港不少市民的集體娛樂和回憶,沙田馬場(Sha Tin Racecourse)每逢賽馬日都盛況空前,場內迫得水泄不通,呼喊聲此起彼落,奔騰的馬蹄聲教人血脈沸騰。
香港第二個賽馬場地
沙田馬場位於沙田區火炭東部的城門河畔,是香港的第二個賽馬場地,繼跑馬地馬場後,為港人和遊客提供體驗賽馬的空間。沙田馬場由香港賽馬會興建及管理,於 1978 年 10 月 7 日落成啟用,可容納 85,000 人。馬場設有兩條跑道,分別為草地和泥地跑道,草地跑道全闊 30.5 米,周長約 1900 米。說沙田馬場水準世界一流不誇張,現時每年均舉行多項國際大賽,吸引世界各地的頂級騎師和駿駒角逐殊榮,已成為亞洲頂級的賽馬場地,在世界馬壇佔有重要地位。每年 9 月至翌年 6 至 7 月初為馬季,日間賽馬主要在沙田馬場舉行,但每年亦有 1 至 2 天舉行夜馬賽事。
全世界最闊的彩色螢幕
步入沙田馬場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巨型大螢幕,詳盡顯示每一場賽事的資料及賽果,它可是全世界最闊的彩色大螢幕,長度達 70.4 米,面積相等於 4,500 部架疊起來的 52 厘米電視機。沙田馬場設有兩座看台,分為會員席及公眾席。會員席招待會員及來賓,公眾席則開放予公眾人士,入場費 10 港元(約 39 台幣 / 5.4 令吉 / 1.7 坡元 / 1.3 美元)。看台設有投注大堂、飲食設施等,會員席亦設有會員、馬主廂房等設施。
英式順時針方向跑道
沙田馬場跑道屬古典英式的順時針方向,布局與美國貝蒙園(Belmont Park)及聖雅尼塔(Santa Anita)馬場接近,為看台觀眾提供更廣闊的視野。馬場中央是佈滿園林景緻的彭福公園,開放予市民作公共休憩空間。賽馬原是紳士淑女們的傳統社交活動,由英國人在殖民時期帶來香港,今日已成為普羅大眾生活的一部分。每逢賽馬日,不管馬場或投注站都會人流如鯽,一班中年大叔抽著煙,拿著馬經興奮高呼或大喝倒采,都已成為香港本土特色的人文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