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電影《逆流大叔》重現香港人獅子山精神,勵志熱血。不過,要將一齣述說扒龍舟故事的電影搞得有聲有色,那條唯美感予人夢幻驚艷的長河,應記最大功勞!這條港人無人不識的沙田城門河(Shing Mun River),也是滿載港人情懷,每天吸引無數人來此緩步跑、踏單車又或拍攝美景。
沙田城門河歷史解說
事實上,城門河河道均為人工開拓。城門河歷史追朔至 1970 年代,港英政府決定發展沙田成為新市鎮,於是從獅子橋附近位置開始,沿海展開大規模填海工程,將原來是城門水塘疏導口的沙田海,改建成筆直河道,延伸至大水坑,並正式命名為「城門河」,又稱城門河道(Shing Mun River Channel)。整條城門河長度約 7 公里、闊度約 200 米。
不過,1980 年代的城門河曾出現嚴重污染問題,更曾被稱作「臭河」。幸而,其後港英政府積極作出改善,例如將污水先排放至沙田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拓建香港體育學院旁的支流、禁止廢水流入城門河……等等,城門河始可呈現現今的美態。
- 沙田城門河的源頭是位於下城門道旁的城門水塘。
- 大圍香粉寮的明渠,不說還真不知是沙田城門河上游部分。
- 香港政府在文禮閣附近築建一條長約 250 米的人工河堤,並挖掘由香港體育學院至文禮閣的一段城門河河床,以紓緩城門河污染問題。
- 穿過大圍文禮閣旁的水壩後,城門河河道便開始變得寬闊。
城門河畔設施多元化
在筆直的城門河畔,政府更特別劃有單車徑及緩跑徑,供人健身之用。沿著跑徑,從獅子橋出發,除可欣賞城門河畔美景外,還有不少娛樂設施可供停下遊玩。位於起點的獅子橋旁,便是香港文化博物館,前行數分鐘可見沙田公園的入口。穿越瀝源橋後,沙田賽馬會游泳池就在眼前。繼續前行,便來到沙田划艇中心,電影《逆流大叔》不少場面也在此取景。之後影入眼簾的便是為香港培訓運動員的香港體育學院。雖然再繼續前行便是沙田馬場及彭福公園,惟卻被圍欄檔著,無緣看到內部。
迎著獅子橋走去,正式展開城門河之旅;旁邊的中式建築正是香港文化博物館。
- 座落於沙田城門河中游的瀝源橋。
- 城門河瀝源橋對面的是古色古香的瀝源橋亭。
- 沙田城門河畔的單車徑。
- 圍欄後面便是城門河畔的香港體育學院。
- 城門河畔建有多個海濱花園,圖中是城門河第三海濱花園。
- 城門河畔的源禾遊樂場。
- 前稱明星海鮮坊的 Club One 水中天,可說是城門河畔的地標之一。
- 大家要隔著城門河,從對岸望過去,始可盡覽沙田馬場全貌。
- 城門河畔單車徑的盡頭「翠榕橋」。
- 城門河出口的沙田海。
龍舟比賽熱門場地
提起城門河,不得不提其體壇地位。香港划艇運動在世界佔有席位,也是因為划艇運動員在城門河上勤加練習之故。每年在城門河上舉行的賽艇比賽約 4 至 5 項;全球知名的國際龍舟邀請賽,城門河更是指定賽地之一。2008 年奧運的傳聖火儀式,香港地段更特別選擇在城門河上以乘坐龍舟方式傳遞了 60 分鐘,這也是奧運歷史上首次在河道上傳遞聖火。
每到周末便有不少人來到城門河上划艇,惟需先申請成為香港划艇會成員才成。
- 位於城門河中心位置的沙田划艇中心。
- 沙田賽馬會游泳池旁設有觀眾席位,可供觀賞城門河上的賽艇賽事。
- 盡管沙田城門河污染問題仍未完全解決,但對野生白鷺來說仍具有一定吸引力。
- 夕陽斜照下,沙田城門河顯得份外壯麗。
- 夜幕低垂後,沙田城門河展現另一番美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