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城住宅區及多條大馬路之間,有一個不太起眼的公園,卻是區內、甚至香港的重要名勝古蹟:宋王臺遊樂場(Sung Wong Toi Playground),又稱宋王臺花園。
宋王臺的歷史背景
南宋末年,蒙古軍隊南侵,攻佔首都建康與臨安,其時宋朝皇帝次子益王被朝臣擁立為「端宗」,與弟弟衛王被窮追的蒙古軍隊威迫南下,一直沿今天的福建、廣州逃難,及後更避居至香港,於現今的九龍城一帶建立行宮。不過,蒙古兵依然咄咄逼人,這對宋末落難兄弟,停居短短半年便得繼續逃亡。益王駕崩後,衛王被擁立為王,是為「宋帝昺」,最後逃亡至新會崖山,蒙古軍隊仍誓要趕盡殺絕;宋軍大敗,帝昺這位南宋末代皇帝與朝臣一同投海自盡,結束了宋朝統治。
宋王臺石刻的刻鑿目的
在九龍城附近一座「聖山」上有塊巨大岩石,相傳端宗停居於九龍城一帶時,特別喜愛於石下岩洞休息,居民為紀念這段故事,便在石上刻鑿「宋王臺」(不以「皇」字乃怕得罪元朝皇帝)三個大字。其後於日治時期,巨石幾經多次爆破,幸這幾個具紀念性的大字並無受損;戰後為配合啟德機場工程,「聖山」得夷為平地,便把其搬到現址的公園,建立石碑以紀念這段故事,而附近的宋王臺道亦以此命名。
立碑記載宋王臺的故事
宋王臺花園從 1960 年開放至今,已成了九龍城區內一處著名地標,有重要的歷史價值。遊覽重點當然是刻有「宋王臺」三個大字的石碑,園內也另設《九龍宋皇臺遺址碑記》,且分成了中英文版本,讓遊客認識這段歷史。這也是區內居民的集體回憶,昔日於此能近距離看到飛機起降,可說是世上罕有的獨特城市景觀。啟德機場(即現今啟德發展區)拆卸後,飛機升降的噪音消失了,這裡亦成了附近一帶難得一席的休憩用地。
另外,港鐵沙田至中環綫(沙中綫)的「土瓜灣站」,已宣布正式易名為「宋皇臺站」,以反映該車站鄰近宋王臺古蹟的特色。沙中綫通車後,大家乘坐港鐵至宋王臺站,從 C 出口出站,即可抵達宋王臺花園,憑弔古蹟變得更加方便。至於原本的「馬頭圍站」,則會改稱為「土瓜灣站」。除宋王臺外,九龍城區內還有另一跟宋帝昺相關的歷史景點——九龍城侯王廟,相傳為紀念南宋「侯王」楊亮節協助宋帝昺逃難有功,於是建此廟作紀念。又或者,大家可前往鄰近的 Mikiki 商場,進行購物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