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千島湖不一定要跑到外國,大欖涌水塘(Tai Lam Chung Reservoir)便有香港版千島湖之稱,山林茂密,適合遠足,可說是避世的郊外秘景。水塘主壩聳高宏偉,流水傾瀉而下,與大欖水塘同是拍攝取景的好地方。

二戰後首建的水塘

大欖涌水塘位於屯門區大欖郊野公園內,由一條橫跨大欖涌谷的 150 呎高主壩,以及 3 條副壩組成,可儲水 2,000 萬立方米。水塘位置偏僻,但由大欖涌下車走過去,也不是很遠。為鞏固水塘建築結構,水塘範圍被劃為造林區,栽種大量植物,生態篷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百廢待興,至 1957 年大欖涌水塘落成,成為戰後全港首個興建的水塘,亦是首個擁有水力發電能力的水庫,可供電給濾水廠運作。除了收集雨水外,大欖涌水塘現時亦儲存從中國購入的東江水,成為蓄水庫之一。

大欖涌水塘內的小島原本是山谷內的一座座丘陵,被水淹沒後,露出頂部,形成所稱的迷你千島湖。

大欖涌水塘內的小島原本是山谷內的一座座丘陵,被水淹沒後,露出頂部,形成所稱的迷你千島湖。

水浸山谷變出島嶼

港版千島湖的美譽來自大欖涌水塘內十多個小島零散分布,各自有被泥土包圍的小山丘,輪廓分明,媲美杭州、台灣的千島湖。這些小島原本是山谷內的一座座丘陵,興建大欖涌水塘時被淹蓋,但又不至沒頂,因而形成現今有如星羅棋布的湖中島美景。至於另一香港主要水庫城門水塘,同樣是攝影發燒友的取景之處,雖沒有大欖涌水塘的迷你千島湖景致,但卻勝在水平如鏡,可拍得巨型天空之鏡的效果。大家遊畢大欖涌水塘後,不妨遊訪鄰近的香港黃金海岸,重回俗世繁華之地,體驗仿如隔世的感受。

圍繞大欖涌水塘的山路,愈向上走愈崎嶇,行山新手要量力而為。

圍繞大欖涌水塘的山路,愈向上走愈崎嶇,行山新手要量力而為。

大欖涌水塘有港版千島湖之稱。

大欖涌水塘有港版千島湖之稱。

前往方法

  • 由荃灣乘坐 61M 巴士,至大欖涌下車,向水塘方向走;
  • 由屯門市中心乘搭 43 號小巴,至掃管笏村下車,沿麥理浩徑第十段走兩小時直達。

開放時間

星期一

24 小時開放

星期二

24 小時開放

星期三

24 小時開放

星期四

24 小時開放

星期五

24 小時開放

星期六

24 小時開放

星期日

24 小時開放

地址

我們的地址:

屯門大欖郊野公園大欖涌水塘

全球定位系统:

22.3842445, 114.0292614

電子郵件:
網頁:
聯絡場地管理人
帶我到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