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皇后像廣場旁有一個被鐵鏈圍封的草坪,四邊均有石板路通到中央台階,莊嚴肅穆的「和平紀念碑(The Cenotaph)」便樹立在此。香港人普遍認為,這座位於中西區中環的紀念碑是為追悼在三年零八個月日治時期,為港捐軀的本土烈士。和平紀念碑已被評定為香港法定古蹟。
一戰後建成祈願和平
事實上,這也並不算錯,但「和平紀念碑」在 1923 年建設時,目的主要是致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殉職的全球軍人,及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則再改以紀念此兩次大戰陣亡的軍人。不過,由於回歸前,港府每年均會在重光紀念日在此悼念香港抗戰軍人,久而久之,港人便主觀視它為香港重光的紀念碑。現時,每年在抗戰勝利紀念日(8 月 15 日)及和平紀念日(11 月第二個星期日)仍會在此舉行官方的和平紀念活動。期間,個別團體亦會以不同原因,來到紀念碑前進行悼念活動。
- 和平紀念碑建立的原意是,向一戰殉職的全球軍人致敬。
- 和平紀念碑的兩旁均刻有石製花圈。
設計參照白廳和平紀念碑
紀念碑外形仿效倫敦白廳和平紀念碑。碑上兩側原先只刻有「The Glorious Dead(光榮殉戰)」、「1914 – 1918(一戰年份)」及表示《凡爾賽和約》簽訂年份的「MCMXIX(1919)」。二戰結束後再加刻「1939-1945 (二戰年份)」; 「英魂不朽 浩氣長存」八個中文字則是在 1980 年代刻上,清晰地以中文字追悼為港犧牲者。碑的兩旁及頂部的長方形石棺掛上石製花圈。
- 紀念碑正面及背面設有三支銅製旗桿 (合共六支),回歸前,每天這裡也會舉行升旗儀式。現在儀式已移師至金紫荊廣場進行。
- 和平紀念碑面向終審法院大樓的一邊望過去,設計風格如出一轍。
- 和平紀念碑頂部長方形石棺,蓋有石製花冠,惟高度關係,該少有人看過全貌。
- 和平紀念碑座落在空曠草坪,平常以鐵鏈圍封,突顯莊嚴肅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