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CUHK)是本港歷史最源遠流長的一所大學,為香港首間研究型綜合大學、唯一一間採用書院制的大學,是匯聚香港以全世界各地優秀人才的頂級學府,歷年來出過多名諾貝爾獎得主,蜚聲國際。除此以外,中文大學校園更是城門水塘青衣公園大棠紅葉外,香港另一賞紅葉景點,同時又是熱門的香港櫻花地點

【延伸閱讀】中文大學賞花情報:逸夫書院賞櫻新地點•未圓湖影花好去處
【延伸閱讀】香港櫻花2018:搜羅 8 大香港賞櫻地點 嘉道理農場•將軍澳單車館必遊

百萬大道氣派恢宏

香港中文大學簡稱「中大」,成立於 1963 年,由崇基學院、聯合書院和新亞書院合併而成,為清末至中華民國時期的頂級大學在香港的延續。中大於 1966 年開辦香港首間研究院,為全港大學首例。書院制是中大特色,傳統上有崇基學院、新亞書院、聯合書院和逸夫書院四大書院,以及新增的晨興書院、善衡書院、敬文書院、伍宜孫書院及和聲書院。

中大坐落沙田馬料水,毗鄰香港科學園,依山而建,是全港校園面積最大的大學,達 137.3 公頃,俯瞰吐露港。中大有不少特色景點,包括:經常舉行學生活動和集會的百萬大道(官方稱為林蔭大道)、台灣雕塑家朱銘的作品「仲門」(俗稱「烽火台」)、感受水天一色的合一亭、致力於弘揚中國文化的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提供表演和展覽空間的康本國際學術園、全球首間以氣候變化為主題的博物館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水清山秀中大荷花池的未圓湖等。

百萬大道是中文大學本部中央的一個長條形空地,可說是中大生上堂必經之處。

百萬大道是中文大學本部中央的一個長條形空地,可說是中大生上堂必經之處。

坐落於中大林蔭大道的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負責收藏、保存、研究及展覽不同類型的中國文物和工藝美術品,館藏已逾 13,000 項,其中的金石銘刻與碑拓法帖更是蒐集重點。

坐落於中大林蔭大道的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負責收藏、保存、研究及展覽不同類型的中國文物和工藝美術品,館藏已逾 13,000 項,其中的金石銘刻與碑拓法帖更是蒐集重點。

賞櫻花賞紅葉勝地

大棠紅葉外,香港冬天還有其他地方有紅葉可供觀賞。中文大學未圓湖畔的落羽杉入冬後亦會轉紅,形成湖光山色伴紅葉的美景。到了春天,中大校園內還有有櫻花綻放。2012 年,中大日本研究系為紀念成立 20 週年,栽種了數十株櫻花樹苗於校園各處,其中新亞書院知行樓對出的草坪,便種植 7 棵日本最優質櫻花品種之一的「河津櫻」;因其樹齡只有數年,櫻花樹較矮小,讓人觸手可及,故此四周架起圍欄,保護櫻花免受摧殘。河津櫻呈淡粉紅色,最早開花、花期最長,較耐觀賞。中大另一處賞櫻地點是聯合書院校巴站旁,共有 7 棵台灣品種緋寒櫻,是香港較常見的櫻花品種。

中文大學未圓湖畔的落羽松「變紅」後,美態絕不遜於大棠紅葉。

中文大學未圓湖畔的落羽松「變紅」後,美態絕不遜於大棠紅葉。(圖片來源:中大傳動 CUHK eMotion facebook 專頁

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知行樓對出的草坪,栽種了 7 棵日本最優質櫻花品種之一的河津櫻。

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知行樓對出的草坪,栽種了 7 棵日本最優質櫻花品種之一的河津櫻。(圖片來源:中大傳動 cuhk emotion FB 專頁)

除新亞書院外,中大逸夫書院「櫻花園」亦栽種了 7 棵河津櫻。

除新亞書院外,中大逸夫書院「櫻花園」亦栽種了 7 棵河津櫻。

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的合一亭,池水反映天空浮雲,映襯遠方的吐露港與山巒景觀,不但藉以紀念新亞書院創辦人錢穆,更跟錢氏著作《天人合一論》中「人道、天道是相通不隔」的思想相呼應。

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的合一亭,池水反映天空浮雲,映襯遠方的吐露港與山巒景觀,不但藉以紀念新亞書院創辦人錢穆,更跟錢氏著作《天人合一論》中「人道、天道是相通不隔」的思想相呼應。

「中文」背後意義深遠

不少人憑名稱認為,中大是著重中文教授的一所大學,創校校長李卓敏曾解釋大學命名原因,不但是要傳揚中國文化,而更要「把中國文化的境界溶合到各學科的大學」。這亦與中大以「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為使命相呼應。在另一層面,使用「中文」於校名是要區分仿英式的香港大學,通過正名宣示中大並非要成為香港另一間殖民地大學。

段崇智履新中大校長

香港中文大學第八任校長段崇智已於 2018 年 1 月 3 日正式履新。長期居美的段氏表示,到中大服務的原因是「自己係土生土長嘅香港仔」。根據香港《明報》報道,段崇智上任後首次見記者,只花了兩分鐘回答記者兩條問題,隨後便轉身離開;被問及中大校園若再出現港獨標語會如何處理時,他未有作正面回應,僅稱學術自由和言論自由是大學的基石,但同時亦要以理性、和平態度應對。

中大傳統著重學術研究,現時以「中國研究」、「生物醫學」、「信息科學」、「經濟與金融」及「地球信息與地球科學」為五大重點研究領域。中大曾有 3 名教授和 1 名校長獲得諾貝爾獎,包括前校長、「光纖之父」高錕,首名華人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等。中大本科畢業生成續優秀,獲得羅德獎學金的數目為香港最高;香港歷代神童亦多數就讀中大。

中文大學除原有的崇基學院、新亞書院、聯合書院、逸夫書院外,近年新增了 5 個書院,分別為善衡書院、晨興書院、敬文書院、伍宜孫書院、和聲書院。

中文大學除原有的崇基學院、新亞書院、聯合書院、逸夫書院外,近年新增了 5 個書院,分別為善衡書院、晨興書院、敬文書院、伍宜孫書院、和聲書院。

中文大學地鐵及怎麼去(點去)

乘坐港鐵東鐵綫至大學站,下車即達。

開放時間

星期一

24 小時開放

星期二

24 小時開放

星期三

24 小時開放

星期四

24 小時開放

星期五

24 小時開放

星期六

24 小時開放

星期日

24 小時開放

地址

我們的地址:

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學

全球定位系统:

22.4162632, 114.2109318

電子郵件:
聯絡場地管理人
帶我到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