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不少香港演藝人而言,灣仔區的香港演藝學院(The Hong Kong Academy for Performing Arts,簡稱 APA)既是夢寐以求的藝術學府,亦是一個大家庭。演藝學院提供全方位的演藝訓練,多年來培訓出無數演員、音樂人,是香港演藝界人材的搖籃。

香港藝術領域最高學府

香港演藝學院於 1984 年按《香港演藝學院條例》成立,是香港藝術領域的最高學術機構,亦是香港唯一專門培訓演藝人才的公立院校,獲政府每年資助經費。演藝學院提供學士課程與實踐為本的碩士課程,學習範疇包括:中國戲曲、舞蹈、戲劇、電影與電視、音樂與舞台及製作藝術。如閣下對藝術設計感興趣,則可考慮報讀香港薩凡納藝術設計大學

香港演藝學院是香港藝術領域的最高學術機構。

香港演藝學院是香港藝術領域的最高學術機構。

香港演藝學院擁有大型歌劇院、音樂廳、實驗劇場、排舞室等,當中最具特色的非圖中的香港賽馬會演藝劇院莫屬。

香港演藝學院擁有大型歌劇院、音樂廳、實驗劇場、排舞室等,當中最具特色的非圖中的香港賽馬會演藝劇院莫屬。

獨具室內天幕劇院

坐落於灣仔告士打道的本部教學大樓,鄰近香港藝術中心,校園內設有多個適合各類型表演的演藝劇場,當中最著名要數「香港演藝學院歌劇院」與「香港賽馬會演藝劇院」:不少世界知名的劇目均曾在演藝學院歌劇院內公演,例如:《貓(CATS)》、《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孤星淚(Les Misérables)》、《雨中樂飛揚(Singing in the Rain)》等;香港賽馬會演藝劇院為全香港獨有的室內天幕劇院,其玻璃天窗裝設了捲簾,能夠在白天製造全黑的室內效果,配合舞台燈光與投影的需要。

香港賽馬會演藝劇院原是露天劇場,演藝學院花上三年時間,將之改建 成室內劇院,更是全港獨有的天幕劇院。

香港賽馬會演藝劇院原是露天劇場,演藝學院花上三年時間,將之改建成室內劇院,更是全港獨有的天幕劇院。

演藝學院人材輩出

演藝學院於香港島薄扶林另設伯大尼校園,乃電影電視學院培訓人材的教學場館。伯大尼校園於 2007 年啟用,原為伯大尼修院(Béthanie),現已被古蹟古物辦事處列為香港法定古蹟。HKAPA 校友網絡廣闊,在演藝圈可說總有一個在左近,較為知名的有蘇玉華、王祖藍、朱茵、黃秋生、詹瑞文等演員,音樂界則有女高音家葉葆菁、監製及作曲人伍樂城等。訪遊 HKAPA 後,大家還可參訪鄰近的藍屋建築群舊灣仔郵政局,繼續愜意香港的道地文化體驗。

香港演藝學院的平台上擺放了代表著春、夏、秋、冬的大型雕塑。

香港演藝學院的平台上擺放了代表著春、夏、秋、冬的大型雕塑。

香港演藝學院點去(怎麼去)

乘坐港鐵至金鐘站,從 D 出口離站,沿樂禮街走,轉入夏愨道直行,經行人天橋橫過告士打道直達。

地址

我們的地址:

灣仔告士打道1號

全球定位系统:

22.2801253, 114.170131

電子郵件:
網頁:
帶我到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