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廟街」是香港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甚至連香港人都不時會去消費或用餐。閣下可否想過為甚麼廟街會叫做「廟街」?原因是這裡有一座油麻地天后廟(Tin Hau Temple, Yaumatei)。

油麻地天后廟歷史細說

油麻地天后廟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清朝同治四年(1865 年),因當時的水上居民篤信海神天后,因而興建一座小廟宇以作供奉,後來在油蔴地居民、商人、地方官員合力下進行擴建,令其更見規模。可是,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 年)發生「甲戌風災」,當時香港有很多建築物受到嚴重破壞,油麻地天后廟亦不倖免。光緒丙子年(1876 年),清政府撥出現址給天后廟遷建,1890 年全面落成。1887 年,政府替天后廟以南與以北的街道取名為「廟南街」和「廟北街」,後來合併為廟街,即是現今「廟街」街名的起源。

這些懸掛在天花的香塔可以點燃 7 至 8天,以祈求健康與幸運,善信們可以在油麻地天后廟內購買得到。

這些懸掛在天花的香塔可以點燃 7 至 8 天,以祈求健康與幸運,善信們可以在油麻地天后廟內購買得到。

拜太歲•觀音開庫地點

1969 年至 1972 年間,油麻地天后廟進行大規模重建工程,加建油麻地城隍廟併入廟群,連同天后廟、觀音古廟、觀音樓社壇、油麻地書院(並非真的一座學校,亦為廟宇的一部份,同由東華三院管理)納入為同一建築群,各座建築主祀不同的神靈,成為香港難得一見的「五廟同建」特色建築;2010 年,更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一級歷史建築,近年再加建「祭祀習俗演進館」,向遊客介紹香港這充滿道地風情的地方。每年「觀音開庫」寶誕,便會有大批善信前往油麻地城隍廟參拜。到了適合拜攝太歲的日子,油麻地天后廟亦會變得人山人海,全因這裡是紅磡觀音廟以外,九龍區另一熱門的拜太歲地點。

整座油麻地天后廟由油麻地城隍廟、天后廟、觀音古廟、觀音樓社壇、油麻地書院所組成,各座建築主祀不同神靈,建在一起卻又毫無違和感,確是極具特色的建築群。

整座油麻地天后廟由油麻地城隍廟、天后廟、觀音古廟、觀音樓社壇、油麻地書院所組成,各座建築主祀不同神靈,建在一起卻又毫無違和感,確是極具特色的建築群。

油麻地天后廟內的「祭祀習俗演進館」於2016年才開幕,地方不大,約十分鐘便可逛完,但卻言簡意賅地道出了廟宇的發展史,包括近年如何與時並進地推廣「環保燒香」。

油麻地天后廟內的「祭祀習俗演進館」於2016年才開幕,地方不大,約十分鐘便可逛完,但卻言簡意賅地道出了廟宇的發展史,包括近年如何與時並進地推廣「環保燒香」。

油麻地天后廟是九龍區的熱門拜太歲地點,擺放了太歲香港箱,讓善信多添香油。

油麻地天后廟是九龍區的熱門拜太歲地點,擺放了太歲香港箱,讓善信多添香油。

榕樹頭晚上熱鬧非常

別看油麻地天后廟所在的公園好像平平無奇,其實亦為香港的特色景點。區內居民俗稱這個公園為「榕樹頭」,入夜後會有大量「江湖賣藝」者在此擺檔,無論是占卜算命,還是街頭獻唱,抑或是圍繞著公園售賣各類古靈精怪的紀念品,令「榕樹頭」在晚上變得熱鬧非常;每當大時大節,更會有大型表演在此上演。因此,大家到此一遊時,別在遊覽天后廟後便離開(緊記下午 5 時便關門),不妨逗留至晩上,感受「榕樹頭」一帶晚上的熱鬧氣氛,體驗香港街頭的平民夜生活!

雖無官方解釋,但油麻地天后廟在「榕樹頭」公園內被大量榕樹包圍,得名之因也很明顯吧!

雖無官方解釋,但油麻地天后廟在「榕樹頭」公園內被大量榕樹包圍,得名之因也很明顯吧!

入夜後,油麻地天后廟周遭一帶的眾坊街及上海街便開始有攤檔擺賣、賣藝,是相連「廟街」的重要組成部份。

入夜後,油麻地天后廟周遭一帶的眾坊街及上海街便開始有攤檔擺賣、賣藝,是相連「廟街」的重要組成部份。

油麻地天后廟前往方法

  • 乘坐港鐵至佐敦站,從 A 出口出站,右轉沿佐敦道步行三個街口即達廟街;
  • 乘坐港鐵至油麻地站,從 C 出口出站,沿文明里步行至廟街。

開放時間

星期一

09:00–17:00

星期二

09:00–17:00

星期三

09:00–17:00

星期四

09:00–17:00

星期五

09:00–17:00

星期六

09:00–17:00

星期日

09:00–17:00

地址

我們的地址:

油麻地廟街56-58號

全球定位系统:

22.309946942287, 114.17070508003

電子郵件:
聯絡場地管理人
帶我到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