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要數有哪個公園,香港人必然去過,相信位處灣仔區銅鑼灣核心的「維多利亞公園(Victoria Park)」是實至名歸吧!這裡每年舉辦的大大小小活動像維園年宵市場、工展會、渣打香港馬拉松、香港花卉展覽、六四燭光晚會、維園市集、中秋綵燈會、慶回歸活動、各類本土或國際運動賽事……,以至《城市論壇》,總有一項活動是閣下曾參與過吧?
香港第二大的公園
維多利亞公園啟用於 1957 年 10 月,名字有說是因為門前擺放了來自皇后像廣場的維多利亞女皇銅像,但也有說銅像是因為這裡被命名作維多利亞公園才被搬遷至此。被香港人暱稱作「維園」的維多利亞公園佔地 19 公頃,是香港第二大面積的公園,不過由於歷史較第一大的大埔海濱公園悠久,名氣更是不可相提而論,故此香港人仍普遍稱維園為最大公園。
- 原本位於皇后像廣場的女皇銅像,在維多利亞公園落成後,便被遷移至此,坐鎮公園,很有威嚴吧!
- 維多利亞公園游泳池(Victoria Park Swimming Pool)是香港首座公共游泳池,為香港水深最深、提供最多座席的游泳池場館。
- 維園擁有一個香港少見的模型船池塘,也有不少人在此玩價值幾百港元的小型噴射快艇。
- 維多利亞公園近網球場一帶,原來設有一個花園迷宮,栽種了少量鮮艷花朵,配合園林式設計布局,也不失為拍友取景之地。
坐擁 625 米緩跑徑
維園更像是一個綜合戶外運動場,設施上包括 6 個硬地七人足球場、4 個籃球場、1 個國際級網球場、13 個標準網球場、2 個草地滾球場、1 個手球暨排球場、1 個滾軸溜冰場、1 個國際級游泳場,還有兩張戶外乒乓波檯,即使在維園舉辦一個小型全運會,可說是完全沒有問題。事實上,維園這些場館也多次舉行國際性運動賽事或運動嘉年華。作為市民大眾,拿著足球、籃球、乒乓波板……來到維園,當然無任歡迎隨意使用這些運動場,不過網球場、泳池及草地滾球場便需預訂及付費了。維園更有一條全長 625 米的緩跑徑,周邊附設各類健設施,大家來這裡「出身汗」也是不失為一項健康活動。
- 維園內有一個設有 3,607 個座位的國際標準網球場,每年均會舉辦台維斯盃,也曾舉辦國際女子網球巡迴賽,有不少網球巨星也曾在此作賽。
- 維園擁有 4 個籃球場,經常舉行籃球比賽,也有街籃 3 on 3 比賽進行。不過,地面所繪的長方形禁區,雖符合 2010 年國際籃球總會 F.I.B.A 所重新制定,但卻是缺少了三分底線部分,曾被批不符國際標準。
- 予人富豪運動形象的草地滾球,維園內也有兩個正規球場,只是不知使用率屬高屬低?
- 雖說是手球及排球兩用的球場,但要打排球,網架可要自己想辦法了,管理員稱園內並不提供。
- 維園內的乒乓波檯放置在樹蔭下的空地,大家只要自攜乒乓球和球板,即可在此一顯身手。
- 維園內有 6 個硬地七人足球場,有趣的是在此舉行的更多是花卉展、工展會、花市、燭光晚會、綵燈大會、慶回歸動,反而足球比賽不是太多。
香港政壇熱門場所
至於對小朋友而言,19 公頃的公圍最不缺當然是兒童遊玩設施吧!大家只要在園內走走,隨處可看到攀爬架、滑梯、攀爬架(馬騮架),還有一個專供民眾玩模型船的大池溏,這在香港實是非常罕見。即使玩到累,維園內還有一個 2 公頃的大草坪,跑跑跳跳捉迷藏,小孩子可玩得開心呢!
不過,在港人心目中,維園還是一個政治熱門場所。早於 1970 年代初,大學保釣活動便曾在此集會;其後《城市論壇》定期在這裡舉行,更讓維園變成一個民眾論政之地,「維園阿伯」這名詞也是在此衍生出來呀!到每年七一回歸時,親中團體爭取在此舉辦回歸活動,泛民團體也會申請維園作為七一遊行起步點;還沒談到十一國慶活動或六四燭光晚會,維園在香港政壇上確實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喔!如大家早上閒逛完維園後,正值中午時份,不妨走到鄰近的怡和午炮,觀看禮炮鳴放。
- 維園內沒有劃設「兒童遊樂場」區域,只因兒童遊玩設施零散分布園內各處,大家行逛一陣,便可看到。
- 最特別的是,維園內竟有韆鞦,可讓成年人重拾童年回憶喔!
- 大家沿斜坡向上行,便可發現一個小涼亭,亮點是其旁邊擺放了一對「笑奶奶」及「笑爺爺」人偶公仔,看上去雖然有點殘舊,但勝在笑容可掬,非常可愛。
- 有關當局是否應該多加宣傳,讓民眾知道「笑奶奶」及「笑爺爺」人偶公仔的存在呢?
- 小涼亭旁擺放了一對假炮台,也沒什麼說明介紹,著實有點奇怪,可能是開埠時遺物吧!
- 2002 年重建維園時設立的大型顯示屏,多用於播放公園內舉行的重要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