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平民豪宅」之稱的華富邨(Wah Fu Estate),除了有羨煞旁人的無敵海景,這條早期落成的港島南區公共屋邨,至今仍保留昔日情懷、老街坊的人情味。但在時代巨輪推進下,屹立逾半世紀的華富邨,亦將踏上了清拆重建之路,屋邨一事一物亦將會塵封在歷史之中。
香港首批雙塔式大廈
要說華富邨的最大亮點,肯定是坐擁一望無際的廣闊海景:部分樓宇的單位和邨內不少位置,都可清楚看到對岸的南丫島,毗鄰的數碼港和貝沙灣也只是眺望同一個景觀。邨內的華興樓及華昌樓是香港首批落成的雙塔式大廈(Twin Tower):高低兩塔相連,由接近海濱而較矮的低座,以及較遠離海岸而樓高逾 20 層的高座所組成,可讓更多住戶享有「無敵海景」;同時,有部分單位還設有露台,令住戶可更親近廣闊海景!這類雙塔式大廈中央設有巨大天井,有利空氣流通,故此又俗稱為「井型公屋」。此建築設計亦為後期的何文田愛民邨所沿用。
華富邨位於南區瀑布灣,鄰近的住宅建築除同屬公共屋邨的華貴邨外,還有私人屋苑貝沙灣與置富花園。華富邨乃香港首個市鎮式屋邨,設有獨立的商場、圖書館、街市、停車場及學校,當時可說是史無前例的創舉。邨內的薄扶林公共圖書館雖地方不大,惟卻是繼香港大會堂公共圖書館後,第二個在港島區設立的公共圖書館,頗具歷史意義。
設計出自廖本懷手筆
華富邨於 1963 年拍板興建,建築設計出自前香港屋宇建設處(現今的房屋委員會)建築師廖本懷之手筆,建築工程則由香港房屋署總建築師負責。總個華富邨建築項目分作 5 期,當中華富(一)邨於 1967 至 1969 年間分階段建成,華富(二)邨於 1970 至 1971 年間分階段啟用,華翠及華景樓則於 1978 年落成。華富邨的居民人數曾一度高達 50,000 人左右,及至 2011 年下降至約 28,000 人。
在樓價高企的今天來看,華富邨是夢寐以求的甲級公屋,但回想當年落成之初,卻未有太多市民申請入住。這不但因該處遠離香港市中心,交通非常不便(當時對外通道只有一條狹窄的薄扶林道),加上原址為雞籠灣墳場及日治時期的亂葬崗(萬人塚),更是令人卻步。當時港英政府為吸引民眾入住,甚至在電影院放映名為「華富新邨」的宣傳影片,現在聽來實在難以置信。
- 華富邨街市位於低層,保留香港少見的舊街市特色。
- 華富邨內保留了螺旋樓梯等特色建築。
華富邨面臨拆卸重建
1980 年代香港曾爆發公屋醜聞,最終發現全港共 577 座公共屋邨出現問題,華富邨不少樓宇都有「中招」。由於混凝土不合標準,令樓宇結構有問題,承力牆不足以承受樓宇負荷,所以華樂樓、華康樓及華昌樓需要加設巨型鋼架,將壓力轉移至鋼架,再分散到地面。這些大廈需要封閉部分樓層安放鋼架,並作大規模維修。2014 年,香港特區政府宣布重建華富邨,並落實興建港鐵南港島綫西段,將包括華富站在內,預計於 2021 年動工,2026 年通車。堪稱公共屋邨建築典範的華富邨,日後或會淹沒於塵土之中,著實叫人惋惜!
鬧鬼傳聞+UFO目擊事件
華富邨原址為奇力灣,早於香港開埠時已是華人公共墳場,日治時期變成亂葬崗,加上華富邨過往曾發生自殺、兇殺案,致使鬧鬼傳聞頻生:夜晚聽到奇怪的步操聲、升降機內見到穿著軍服的鬼魂。華富邨旁的瀑布灣公園,乃邨內小孩的「遊樂場」,但亦是兒童接連溺斃之處,據說平均每年便有一人葬身於此,甚至有瀑布水鬼出沒的都市傳說。更有甚者,華富邨曾發生集體目擊 UFO 事件:1978 年有多名邨民報稱看到一架金色閃光的不明物體,於屋邨上空低飛掠過,更有強勁氣流和巨響伴隨!
靈異和超自然事件信不信由你,但華富邨確實不失為地靈人傑的福地,有不少香港名人曾在此居住和成長,由政府高官到明星藝人都有,例如:前律政司司長黃仁龍、前電盈副主席張永霖、I.T. 時裝集團老闆沈嘉偉、1994 年港姐冠軍譚小環、電台 DJ 小儀、創作歌手藍奕邦、漫畫家邱福龍等。因此,華富邨除「平民豪宅」外,還有「名人搖籃」的稱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