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不一定郊外才看到,位於港島南區的瀑布灣公園(Waterfall Bay Park)內,便藏有一道長年流水淙淙的瀑布,鄰近華富邨、華貴邨、貝沙灣等住宅屋苑,簡單易去,可說是偷閒避靜和欣賞日落的隱世景點。有傳瀑布灣前身是亂葬崗(萬人塚),加上歷年來曾發生多宗引致人命傷亡的意外,故亦被視為香港著名的猛鬼地方。
澎湃不再的扶林飛瀑
1976 年興建華富邨時,瀑布灣公園同時建立,園內有一道天然瀑布,約 15 米高,水源自薄扶林水塘,可說是公園的標誌性景點。該瀑布曾有「鼇洋飛瀑」和「扶林飛瀑」的美譽,乃「新安八景」和「香港八景」之一,可想像當年瀑布傾瀉而下的水流有多麼澎湃!可是,水塘建成後,引致水流改道,瀑布水流已今非昔比了。瀑布灣公園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園內可遠眺東博寮海峽及南丫島景色,並設有公共燒烤場,同樣擁有廣闊海景。
- 瀑布的背後就是豪宅貝沙灣。
- 用較慢的快門便會拍到絲般質感的瀑布流水。
傳日治時期是亂葬崗
瀑布底是一片石灘,向海望有一座廢棄碉堡和軍事瞭望台,據說潮退時可讓人徒步走過去,被不少孩童視作探險的好去處。日治時期,傳聞日軍曾在碉堡屠殺平民及抵抗日本的游擊隊隊員,令這裡增添一份陰森的恐怖感。另外,清朝末年香港海盜猖獗,據說有一次海盜在瀑布灣取水時濫殺村民,此後便怪事頻生。又有傳聞指,瀑布灣原是雞籠環墳場,大批無人認領的骸骨都在此隨意火化;更有傳當年的墓碑,全被拋進瀑布灣內。
- 瀑布灣公園內有充滿藝術感的裝飾品。
- 瀑布灣公園的公共燒烤場飽覽海景,相當舒適。
瀑布水鬼都市傳說
瀑布水流湍急,大雨過後尤甚,雖然渠務署已在附近豎立告示牌,前往石灘的小路亦被圍封起來,但遊人仍可從旁跨過欄桿進入。瀑布懸崖陡峭,頂部地面不平,雨後岩石濕滑,過往便發生過多宗疑因失足墮崖致死的意外;亦曾發生孩童嬉水溺斃的事故,因而閙出瀑布水鬼等都市傳說。縱然陰霾處處,市區中的瀑布仍屬難得一見,因而被攝影發燒友視作拍攝景點,更是婚紗攝影的熱門取景地點。
瀑布灣公園附近有一個由附近居民自行興建的天然泳棚,石級都是趁水退時用混凝土搭建。泳棚對開海面曾發生船撞致死的意外,政府因而在周遭加裝圍欄,並放置警告牌,呼籲泳客小心安全。泳棚旁有一座小型天后廟,泳客為祈求平安,大多在游泳前先在此上香。遊覽過瀑布灣公園後,大家可順道訪遊鄰近的香港仔避風塘,體驗昔日的漁民生活。
- 有關公鎮守著海邊,游泳時感到多一份平安吧。
- 泳棚附近滿山神佛,據說是居民搬離華富邨時留下。
薄扶林舞火龍的終點
香港至今仍保留舞火龍傳統的地方不多,除了較為著名的大坑舞火龍,港島南區薄扶林村村民亦會在中秋節進行薄扶林舞火龍,祈求合境平安。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當晚,數十名村民會撐起火龍,追隨「龍珠」舞動疾走,沿薄扶林道而行,途經華富邨,步行 1 小時至 2 公里外的瀑布灣。村民拜神後,便會合力把火龍抬出海中,沉下海底,是為「龍歸滄海」儀式;惟現在為免污染海洋,在傳統儀式完結後,村民會將火龍移回陸上處理。
- 附近的居民組織「富貴泳團」在瀑布灣岸邊自行搭建了一個小型泳棚,方便泳客冲身和更換衣物。
- 瀑布灣泳棚旁設有一座小小的廟宇,讓泳客可在下水前祈求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