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嶼山鳳凰山麓下,一處清幽山坡豎立著一根根掣天木柱,上面刻有國學大師饒宗頤筆跡的《心經》,這裡是令人忘卻世俗煩憂的心經簡林(Wisdom Path)。心經簡林是全球最大戶外的木刻佛經群,位於大嶼山木魚山東麓,與天壇大佛和寶蓮禪寺相距約 15 分鐘路程。
饒宗頤題字鼓勵港人
心經簡林由 38 支花梨木柱組成,當中 37 條刻有《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剩餘 1 條坐落最高點的木柱卻沒任何刻字,以象徵《心經》「空」的要義。木柱高度由 8 至 10 米不等,依照天然山勢排列成無限符號「∞」,以代表生生不息,宇宙人生變化不定的道理。2003 年沙士病毒肆虐香港,加上經濟低迷,令當時香港氛圍變得死氣沉沉。有鑑於此,國學大師之譽的饒宗頤遂贈送《心經》予港人作鼓勵。他先書寫巨幅篆體「心經」捐贈給香港大學博物館,再覓地作戶外陳設。
木柱喻作古時竹簡
饒宗頤原意是將心經是刻在大石之上,但在香港卻找不到合適的巨型花崗岩,於是轉而刻載於木柱上,並選址大嶼山,豎立心經木柱;因將木柱比喻作古時的竹簡,故取名曰「心經簡林」,2005 年正式落成。要找擎天木柱亦殊不簡單,經一番搜羅,最終由西非國家加蓬(加彭)採購幾十根巨型花梨木,經幾千里路運抵香港,在北角油街的政府倉庫進行雕刻工序。
西非運至北角雕刻
由於心經簡林選址沒有正式車路,建材難以運送,且木材重達 6 噸,直升機亦無法負載,因此要以特別設計的重型車輛運載。安裝木柱的吊機亦先被拆散,運載至目的地後才組合使用。《心經》乃儒、釋、道三教所共尊的寶典,雖只有 257 字,惟卻富饒智慧。饒宗頤指出,《心經》最深沉的意蘊在於「無罣礙」。心經簡林依山而建,面向南中國海,環境清幽,令人感到平靜,更容易領略箇中禪意。此外,心經簡林也是香港著名遠足路線「鳳凰徑」的必經之處。目前鳳凰徑第四段的起點是鳳凰山西北方的鳳凰觀日牌樓,其旁設有鳳凰雕像,與心經簡林相鄰,吸引不少行愛好者順道到此一遊。
- 心經刻在木柱上,既雄偉亦莊嚴,令人深思。
- 心經簡林由 38 條花梨木柱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