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仙祠(Wong Tai Sin Temple)是香港著名廟宇,主要供奉道教神仙,但同時也供奉儒、釋兩教,三教合一成為黃大仙祠的一大特色。黃大仙以「有求必應」見稱,吸引善信參拜祈福,長年香火鼎盛,農曆新年場面更為「墟冚」!

凡人得道成黃大仙

黃大仙祠建於 1921 年,位於九龍東黃大仙區,全稱「赤松黃大仙祠」或「嗇色園黃大仙祠」,坊間稱之為「黃大仙廟」。內裡供奉的黃大仙,原本也只是凡人,但他做到一般人做不到的事,便成為神仙了。據載,黃大仙原名黃初平,公元 328 年東晉時期於浙江省金華縣蘭溪市出生,原是放羊的牧童,15 歲得道士引導,到赤松山金華洞內石室修道。40 年後,其兄長黃初起到山中尋回他時,見他能指石變羊,從此兩兄弟一起修煉,雙雙成仙。由於黃初平隱居於赤松山修煉,故此又稱「赤松仙子」。

善信虔誠燒香膜拜,祈求黃大仙賜福平安。

善信虔誠燒香膜拜,祈求黃大仙賜福平安。

道儒釋三教融合匯集

黃大仙祠主要供奉道教神祇黃初平,但亦有供奉儒家的孔子、佛教的觀音等,是香港少有三教融合的祠廟;至於以道教為主的禮拜場所,則有坐落北區蓬瀛仙館。此外,黃大仙祠又被列作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同時又是香港第一間獲政府批准舉辦道教儀式婚禮及簽發結婚證書的廟宇。當然,如大家想普通一點的話,也可到香港大會堂婚姻登記處香港公園的紅棉路婚姻登記處,辦理結婚手續。建築風格方面,黃大仙祠的「五形」布局最具特色,祠中的飛鸞台、經堂、玉液池、盂香亭及照壁,分別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另外三聖堂、大殿及從心苑等,亦是富中國傳統色彩的建築。

香港求籤算命聖地

嗇色園 2008 年斥逾億元進行黃大仙擴建工程,翻新大殿、殿前的參神平台,並在大殿底部興建一座供奉太歲的「元辰殿」,提供電子感應「上表」祈福系統及 LED 星象天幕,入場費為 100 港元(約 390 台幣 / 55 令吉 / 12.8 美元)。俗語有云:「信則有,不信則無」,但每年總不乏人前往黃大仙祠求籤問卜,務求趨吉避凶,因而造就了該處成為香港求籤算命聖地。黃大仙廟附近開設了不少算命攤檔,吸引香港人甚或外國遊客慕名而至,占卜運程。

太歲元辰殿供奉斗姆元君、太歲及元辰,總面積約 1 萬平方呎,位於黃大仙祠大殿下方的地下宮殿。

太歲元辰殿供奉斗姆元君、太歲及元辰,總面積約 1 萬平方呎,位於黃大仙祠大殿下方的地下宮殿。

大年初一爭上頭炷香

對欲求姻緣的人來說,香港拜月老的地方著實不多。幸好黃大仙祠近年增設了拜月老區域,吸引不少單身女性前來參拜。從大殿旁的樓梯往下走,拐個彎,便可看到供奉著三尊銅製金漆神像的拜月老區域。這三尊神像於 2011 年才增設,分別為位處中央、手執姻緣冊的月老像,以及左右兩旁穿上古時結婚衣褂的「佳偶天成」男女神像,善信可向祠廟拿取免費紅繩前來參拜,望能以紅線牽上愛人,締結良緣。

每逢農曆新年大年初一子夜,便會有大批善信湧往黃大仙祠爭上「頭炷香」(在香爐插上第一支香燭),祈求新的一年萬事勝意;當中誠心參拜的著名女演員黃夏蕙「夏蕙姨」,更成每年搶頭炷香的必備畫面呢!參觀過黃大仙祠後,大家可前往鄰近的志蓮淨苑南蓮園池,一口氣細味富中國傳統色彩的經典建築。

黃大仙祠與上環文武廟、沙田車公廟、佛堂門大廟,並列為香港四大廟宇。

黃大仙祠與上環文武廟、沙田車公廟、佛堂門大廟,並列為香港四大廟宇。

黃大仙廟交通

從港鐵黃大仙站 B2 出口左轉,步行約 3 分鐘即達。

開放時間

星期一

07:00-17:00

星期二

07:00-17:00

星期三

07:00-17:00

星期四

07:00-17:00

星期五

07:00-17:00

星期六

07:00-17:00

星期日

07:00-17:00

太歲元辰殿及從心苑開放時間為上午 8 時至下午 5 時

地址

我們的地址:

九龍黃大仙竹園村 2 號

全球定位系统:

22.342475, 114.1934961

電子郵件:
聯絡場地管理人
帶我到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