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九龍城區中部的馬頭圍(Ma Tau Wai),古稱「碼頭圍」,因鄰近九龍寨城的龍津碼頭正是位於該處。龍津碼頭落成前,該處原稱「古瑾圍」,即現時聖德肋撒醫院旁的露明道公園對面位置。

馬頭圍的地理範圍除九龍城以南、土瓜灣北面一帶外,還包括:馬頭涌(Ma Tau Chung,從馬頭涌道、宋王臺至舊啟德機場西邊停機坪一帶),以及馬頭角(Ma Tau Kok,由宋皇臺道以南、木廠街、馬頭角道至馬坑涌道一帶)。受到填海工程和區議會劃區的影響,前啟德機場一帶的馬頭圍西部被併入「啟德發展區」,馬頭圍東部則劃歸土瓜灣。

原來,宋朝末代皇帝曾流落於馬頭圍。為逃避蒙古軍的追殺,宋朝皇帝及隨行官員於 1277 年抵達九龍半島近馬頭圍一帶,逗留約半年時間。後人為紀念宋帝曾經來訪,便在馬頭涌「聖山」上,一塊宋帝曾休息過的大石上刻上「宋王臺」三字。日治時期,該石被日軍毀壞,後人從被毀原石中撿出有「宋王臺」三字的殘石進行修葺,再擺放於現今的宋王臺遊樂場。

顯示 2 個項目中的 2 個

Toggle Filters
計數:
排序方式:
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