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硤尾(Shek Kip Mei)原稱夾石尾或甲石尾,位於九龍西部窩仔山及喃嘸山之間,屬於一個人工開闢的谷地。石硤尾範圍東至南山邨道,南至界限街,西至巴域街和大埔道,北面以大窩坪的筆架山山麓為界。1940 年代末期,國共內戰爆發,大批難民逃往香港,當中不少人在石硤尾一帶自行興建木屋居住。1953 年聖誕節石硤尾一場大火,令逾 5 萬人無家可歸,其後港府在該區興建徙置區,促使全港首座公共屋邨石硤尾邨落成。現時大部份徙置房屋已被拆卸,只留下美荷樓獲保留並活化成青年旅舍。
石硤尾(Shek Kip Mei)原稱夾石尾或甲石尾,位於九龍西部窩仔山及喃嘸山之間,屬於一個人工開闢的谷地。石硤尾範圍東至南山邨道,南至界限街,西至巴域街和大埔道,北面以大窩坪的筆架山山麓為界。1940 年代末期,國共內戰爆發,大批難民逃往香港,當中不少人在石硤尾一帶自行興建木屋居住。1953 年聖誕節石硤尾一場大火,令逾 5 萬人無家可歸,其後港府在該區興建徙置區,促使全港首座公共屋邨石硤尾邨落成。現時大部份徙置房屋已被拆卸,只留下美荷樓獲保留並活化成青年旅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