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Tai Wo)泛指港鐵太和站、大埔村河北岸一帶的地區,以太和邨及太和廣場為核心。有趣的是,太和所在地原來並非名為「太和」。原本的「太和」是指林村河南岸的「太和市」,即今日坊間統稱的「大埔墟」。清末,為與林村河北岸原有的「鄧氏大埔墟」競爭,以泰亨文氏爲首的七個非鄧氏村落於林村河南岸現富善街一帶創建立一個名為「太和市」的新墟市。因為太和市的地理位置較優越,於是鄉民逐漸視「太和市」爲大埔的墟市代表,及後更以「大埔墟」之名稱呼太和市;至於原來的「鄧氏大埔墟」則被改稱為「大埔舊墟」。

1980 年代初期,港英政府於林村河北岸、大埔頭以南的無名田野之地興建大型公共屋邨,並以毗鄰的「太和市」之名,替該屋邨取名爲「太和邨」;當時九廣鐵路於該處增設車站,亦取「太和邨」之名將該車站命名爲「太和站」。此後,這裡便被視作「太和」!至於真正「太和市」的所在地,坊間慣稱為「大埔舊墟」,「太和市」之名已被人遺忘了。

顯示 3 個項目中的 3 個

Toggle Filters
計數:
排序方式:
順序: